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山西國企混改提速推進
【添加時間:2018-01-29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國資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理論指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尤其是2017年,山西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帷幕。與以往零碎性、淺表性、短期性改革不同,這一次著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改革正在為山西國有企業增加新的活力。

  最新出爐的山西省屬國有企業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省屬企業完成增加值2288.2億元,同比增長22.7%;實現營業收入12194.6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總額180.8億元,同比增長807.8%;上繳稅費784.2億元,同比增長66.5%。增加值、利潤、上交稅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取得了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

  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近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西國企國資改革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山西優化國資布局結構,重點培育一批新產業、新動能項目。在一些重大體制機制改革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力爭靠近全國第一方陣,創造、提供山西國企國資改革經驗。

  《經濟參考報》:2017年2月9日,山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部署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工作,為山西的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拉開了序幕。過去一年,山西在國企國資改革方面總體取得哪些進展?

  郭保民:這一年,我們扣響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發令槍,不等不靠、只爭朝夕,扎實開展工作,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成效,國企國資改革進入全面施工期。

  我們清理企業欠薪欠保176.2億元,立木建信,兌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職工群眾的重大承諾。改革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模式,充分發揮考核導向和倒逼機制提升企業效益和質量。出臺改革的“1+N”政策體系,同時按照“補齊短板、對標先進,迅速趕超、后發優勢”原則,將改革任務細化為8個領域21項重點工作,形成了完整的施工圖。加快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強化“放管服效”,全面提高監管效率和服務企業的能力。山西省屬企業帶頭化解過剩產能,全年退出煤炭產能1275萬噸,占全省的56.3%。省屬企業與金融機構簽署105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協議,預期平均降低企業負債率約5%。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省屬企業實現黨建工作進章程,完成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肩挑”,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建立省屬企業外部董事人才庫,出臺“三項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切實增強企業的生機和活力。千方百計爭取金融支持國企改革發展,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效化解三家上市公司退市風險。

  目前,山西國企國資改革順利推進,經營業績企穩向好,國資布局加快調整,國資監管職能加快轉變,清理欠薪欠保任務基本完成,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成效,國企國資改革進入全面施工期,企業積極投身改革、各方推動改革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

  《經濟參考報》:“一煤獨大”使得山西國企的經營業績十分依賴煤炭市場行情,煤價高位時山西國企利潤喜人,煤價低迷時利潤又隨之大幅下滑。山西在以國有企業轉型為主抓手,改變創新體制機制,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有何新的動向?

  郭保民:“一煤獨大”、“一股獨大”矛盾突出;盈利能力弱、債務負擔重;歷史包袱沉重、行政化問題突出。多年來,各種難題讓山西國有企業發展深陷困境。破解難題,轉型是鑰匙,而在“向哪兒轉型”的問題上,我們明確在注重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同時,發展新興產業,主動出讓優質資產,調整出更多的優質資源培育新動能。

  2017年11月27日,把省委省政府國企改革的重大策略,山西省屬企業第一批12個優質“騰籠換鳥”項目正式發布,這是國企國資改革的重大舉措。“騰籠換鳥”的目的在于抓住機遇,利用當前煤炭市場價格回升的“窗口期”,采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進戰略投資者,利用一批優質資產,置換回的資金用于發展非煤新興產業,優化資本布局。這僅僅是一個開始,2018年1月2日,我們又公布第二批騰籠換鳥項目的通告,共41個項目,相比首批項目,第二批項目無論是數量還是覆蓋面都明顯擴大。

  這些騰籠換鳥的項目大都是國有企業的優質資產,之所以在優質資產、優勢領域開放股權甚至出讓控股權,源于省委省政府勠力轉型、培育新動能的堅定決心和戰略定力。

  山西還在文化旅游、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下大力氣發展壯大。2017年,根據山西發展需要新設一批新型產業公司,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山西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山西大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山西航空產業集團等新公司掛牌成立正式運營。燃氣集團、高端煤化工專業公司也正在抓緊籌組。

  《經濟參考報》:當前山西省屬國有企業混改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郭保民:2017年,我們在制定《關于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一是大力推動企業主營業務或核心資產上市。重點推動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太重集團所屬山西煤礦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擬申請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轉讓工作,藍焰控股、漳澤電力、陽煤化工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進行融資,漳澤電力履行重大資產重組承諾,以現金收購同煤集團持有的同達熱電51%股權。二是在新上項目及新設公司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在省國資委批準新設公司或新上項目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60%以上。三是已經選擇了5戶省屬企業的子公司開展員工持股的前期準備工作。

  當前混改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有資本體量巨大,民營企業參與及控股難度大、積極性還不是很高。山西省國資委監管企業23戶,總資產達2.3萬億元,國有資本固化嚴重,高度集中于煤、冶、電、化等行業,處于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新動能、新產業發展嚴重不足,省屬企業及子企業的新動能企業和項目,且大多處于培育起步階段,集聚效應發揮不夠,效益優勢尚未形成。民營企業參與混改工作大都要求控股權,否則的話參與熱情不高。

  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實現國有資本平穩進退、合理布局,不是由簡單的主觀意愿以及行政化的命令所決定,更多的是由宏觀經濟、市場、行業等諸多因素綜合決定。依托省屬國有企業現有的18家上市公司,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集團公司整體上市的辦法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具體來說就是先期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將集團公司存續的辦社會職能等歷史遺留問題徹底解決,將低效無效資產、“僵尸”企業等通過市場化、法制化手段進行出清,最終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經濟參考報》:作為老工業基地,山西省國企比重大,獨立工礦區多,辦社會職能多。山西在分離企業辦社會方面工作進展如何?

  郭保民:山西省對國企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017年2月9日,全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初步安排部署;5月,《關于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的實施意見》作為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配套文件正式出臺,《實施意見》就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作出部署,明確了工作目標任務和推進時間表。7月份,同煤集團30萬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順利移交大同市,也就是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氣和物業管理的分離,走在全省前列。目前,省屬企業“三供一業”已經完成移交或簽訂協議388.2萬戶,占總戶數80%,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太鋼、同煤、晉煤醫院已與社會資本合資進行市場化運營,西山煤電、陽煤醫療機構改革也正在推進。

  按照規劃,2018年將是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深化年,上半年完成物業管理實質性移交工作,由接收方進行全面管理;同時,繼續對“三供一業”設施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到年底大多數完成改造任務,進行驗收和資金清算,完成所有市政、社區移交。

  《經濟參考報》:2017年,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已經從布局頂層設計“立柱架梁”,正式邁入對照“施工圖”全面施工階段。那么,2018年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任務、主要目標、重點工作有哪些?

  郭保民:山西省國資委將2018年確定為國企國資改革深化年,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實施精準改革,堅定不移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在改革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完善國有資產監管等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首先是抓好國資布局結構的優化調整。圍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在解決“一煤獨大”、“一股獨大”上下功夫。一是深化戰略性重組。已經組建成立的新興產業公司,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整合內部資源,引入戰略投資者,發揮出龍頭和旗艦的引領作用,同時加快燃氣、水務、焦化、煤機裝備、電力等領域專業化重組。二是深度實施“騰籠換鳥”工程。力爭通過讓渡股權置換資金,用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推進省屬企業瘦身健體和提質增效。四是探索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新模式,重點開展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加快僵尸企業出清,發揮資本進退流轉作用。五是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任務。

  其次是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支持國內外各類資本參與省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互利多贏,共同發展,鼓勵引導上下游產業相互持股,構建產業鏈,發展利益共同體,增強抗風險能力。在集團公司層面,我們選擇汾酒集團、建投集團2戶省屬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下一步將在省屬國有企業更大范圍內開展混改。在子公司層面,省屬國有二級及以下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已達到65%以上,并且開展混改的空間依然很大,市場依然廣闊。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引導支持各類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動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已批復同煤集團所屬的大同煤礦集團朔州煤電懷仁宏騰陶瓷建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

  第三,抓好產融結合。圍繞轉型優化上市公司配置,加強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培育,力爭企業A股上市有新的突破,新增3-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密切關注上市公司ST風險。積極推動省屬國有企業降低資產負債率,年內省屬企業平均降低負債率3-4個點。通過積極落實化解過剩產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利用債券市場和市場化債轉股、對采礦權和土地等資產進行價值重估、創新和豐富股權融資工具、加大應收賬款清收力度等多措并舉,切實降低企業負債率,促進企業運行處于安全良好狀態。

  第四,抓好風險防控。防范風險是重中之重,今年山西國資委一號文件是《關于加強山西省省屬國有企業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強調重大改革方案出臺前,將深入企業項目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掌握重大改革風險點,針對預測評估出來的較大風險隱患,研究制定預防和處置工作預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風險的發生。通過風險防控系列舉措,最終確保企業重大改革有利于企業的安全穩定,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五,抓好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在省屬企業推行汾酒集團經營業績考核模式。出臺經營業績第三方評估辦法,建立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年中預考核制度。把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在現有集團層面出缺和新設公司,開展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工作。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實施省屬企業專職外部董事薪酬管理辦法。強化薪酬管理,制定經理層成員轉為職業經理人薪酬管理辦法。加快省屬企業制定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細化科技人員激勵機制。

  第六,抓好國資監管水平的提升。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領導。全面推進“放管服效”改革,放手放開放活,管細管深管住,充分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展資本運作。全面推行格盟先進管理經驗。明確企業一主三輔目錄,嚴格投資監管。探索省屬企業委派總會計師管理工作。強化出資人、外派監事會和審計、巡視協同監管制度。建立國企大數據監管系統,對省屬企業開展專項審計。

  第七,加快解決分離辦社會和廠辦大集體改革等歷史遺留問題。認真貫徹落實樓陽生省長在2017年9月27日召開的全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和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指示要求,加大對省屬國有企業和各市工作的督促督導工作,加強與各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用足用好各項優惠政策,年內完成企業辦市政、辦社區職能分離工作,完成企業辦消防機構、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分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省屬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任務。

作者:山西省國資委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