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春副主任在科技創新型企業品牌建設研討會—2023中國品牌日活動上的主題發言新時代 新品牌 新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侯云春
一、新時代對品牌建設的賦能和要求
新時代對品牌建設的要求是什么?
首先是數字化和綠色化對品牌建設的要求。世界上可以說不僅是經濟發展,包括社會發展在內的各個領域、方方面面均出現兩大趨勢:一是數字化或者叫智能化;另一個是綠色化或者稱低碳化。它存在于所有的領域,包括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二是從消費端來看對品牌建設的需求。我們國家從2017年恩格爾系數第一次降到30%以下,這幾年基本都在30%上下波動。30%是什么概念?OECD經合組織(這是發達國家俱樂部)衡量是不是發達國家的標準就用恩格爾系數是不是在30%以下。我們國家在30%以下了,就成為發達國家了嗎?我們不是,但是我們已經成為了中上等收入的國家。這種情況下我們老百姓的需求,對產品質量品牌的要求就得上一個檔次了。
三是從新時代經濟環境方面的變化來看對品牌建設的要求。今后幾年國際環境對我們來說相當的嚴峻復雜。今年世界全球經濟“三高一低”標志越來越明顯。高負債、高通脹、高利率、低增長,有人說今年是滯漲,還有國外經濟學家分析很可能進一步衰退、通脹,世界銀行最新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世界經濟可能進入“失去的十年”,不光是今年,今后幾年形勢都不容樂觀。大家也看到了現在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非常之多,如果再出現“黑天鵝”“灰犀牛”一點不奇怪。有人開玩笑說“黑天鵝”已經變成家禽了,“灰犀牛”也不再是意外事件。美國這幾年大量放水,天量的印鈔,結果就是有可能引發的經濟危機,我認為這是逃不過的,只是早晚而已。現在美國歐洲的銀行暴雷接二連三,這樣的事情還在發展之中,我們且看且觀察。這些就是我們面臨的經濟環境。美國對我們國家的圍堵、脫鉤、斷鏈、打壓不斷,雖然這幾天媒體上有又人說跟中國不可能脫鉤,但是他們想用亞太產業鏈來替代中國,不僅想從高新技術領域對我們進行封鎖,還想把我們從全球中低端產業鏈當中踢出去。現在逆全球化、反全球化、半球化的形勢很明顯。聯合國秘書長很擔心會不會出現兩個體系、兩張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說我們經濟體量已達到美國的70%—80%,國際社會接受不了;有人說我們的發展模式、我們的體制、機制、文化有問題;有人說這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較量。不管從哪方面來說,中美之間的競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都在醞釀發展當中。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們必須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格局,建成統一大市場,擴大內需、拉動增長。在這樣的新時代大環境下,今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由品牌說了的——無論是從企業端、產品端,還是服務端——就看我們能不能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企業、一流的產品和優質的品牌服務。
二、新品牌的內涵與差距
我們國家確實有一些傳統的、百年匠心精心打造的傳統老品牌。在此我要講的是新品牌,新品牌“新”在什么地方?
首先“新”在科技含量,新在品牌的不斷創新。前些年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青年評價中認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是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現在又講新的四大發明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風電、儲能。我想如果講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品牌的話,應該不僅新四大發明這幾項。在光伏產業,我們無論是設備、還是光伏發電的電量、光伏組件,以及我們的新能源產業軟、硬件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都是第一梯隊。大家可以分析、剖析一下,我們的新四大發明這樣的新品牌,是不是首先都離不開新技術,特別是新技術當中的數字技術;哪一個都離不開數字技術,離不開互聯網。
二是“新”在綠色化,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有共享單車方面。現在共享的不僅是單車,還有汽車等,這實際上是經濟學上的革命。過去所有的消費都發生在所有權轉移之后,而滴滴打車、共享單車不是這樣,它是使用權的讓渡,消費者擁有的不是它的所有權,而是使用權。一個共享單車可以頂得上20輛私家車,利用率大大提高,資源占用大大降低,減少了很多的物資消耗。我們要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衡量,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從經濟學的意義去衡量,這的確是一場革命。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品牌建設,特別是新品牌的建設方面,這些年邁出了很大的步伐,有很多創新和創造。
但我們的品牌和發達國家的有些品牌相比,和消費者、客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過去總講我們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了,但與我們第二大經濟體體量相比,有兩個方面是非常明顯的短板,一個是大企業數量,一個是知名的品牌數量。我們過去能擺出來在世界上知名的大企業幾乎沒有,八、九十年代的品牌也是這樣。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應該看到我們的差距。如果說我們國家的大企業是聯合艦隊,那么國外發達國家那些大企業就是航空母艦,它是公司制的,是一家大公司。航空母艦有航空母艦的優勢,相比較整體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還需要努力。要看到我們現在企業數量和品牌數不少,但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產品、服務的商品品牌,我們都還有差距。我們應該看到這些差距,繼續加強品牌建設。
三、以科技創新引領新發展
新時代品牌建設怎么發展?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品牌建設的新發展方面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品牌意識,提高發展質量。按照黨中央強調的新的發展理念,無論是企業、商品、還是服務,都要打造知名的世界品牌。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來打造高質量品牌。什么是高質量發展?我自己總結的就是低投入(或者低消耗、低排放)、中速度、高品質、優結構、新動力、可持續、共富裕、好效益八個方面。
第二,要加快“兩化”轉型,推動企業和品牌升級,賦予企業和品牌更高的技術含量。“兩化”轉型就是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什么是新型實體企業?就是無論是數字產業化的新型企業、還是產業數字化的傳統企業,都在數字轉型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和很多貢獻的企業。平臺企業數字化、產業化,要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賦能,該方面要占營業收入的50%以上。傳統企業自身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收益和為上下游關聯產業提供的數字化服務占整個營業收入的比例應該是50%以上,這樣的企業才是新型實體企業,新就新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
第三,推進ESG建設,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ESG包括環境、綠色發展、企業治理、社會責任。ESG對于品牌建設來講是基礎性的建設,只有做好這些方面,品牌建設才有了強大的支撐。
第四,加強企業品牌的文化建設,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包括我們個人,實際上都是被一定的文化所規范、所支配的。企業要想把品牌建設做得更扎實,就必須切實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形成全員在品牌文化上的共識,成為自覺的行動。
第五,加強企業合規建設,使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特別是國資委提出去年是企業合規強化年,當然這不是一年任務就完成了,要不斷的加強企業合規的建設,這是在我們全球化和走向世界所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前提,提高企業合規建設的水平,避免發生風險,使得企業能夠安全運行,品牌的建設就能有一個更好的環境。
總之,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有更多、更好的中國創新型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中國高質量發展當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