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鵬院長在中央企業新能源論壇暨2023年中央企業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推廣日上的主題發言
劉紀鵬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參加央企新能源產業論壇,我就資本賦能新能源產業做一個主題發言。今天我想講兩個話題,一個是資本賦能,混合所有制賦能新能源產業;二是資本市場賦能新能源產業。
第一個話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無論是風、光、水、清潔能源的造能上,還是在電池、電動汽車特別是新能源的儲能上都需要資本。在這個過程中,風險投資、創業投資承擔著主要的任務,這就不僅僅是央企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而是要帶動資本,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實現中國舉國的競爭力。在這個背景下,需要國有、民營、外資一起來發展新能源這個未來產業。第二,制度決定技術、資本決定制度,新產業的創立必須伴隨有強大的資本市場,要想抓住主要矛盾綱舉目張,就必須要從資本入手,并且思考資本在今天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的重要性。
因此,在新能源產業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企業家的作用很重要。我們談高校高科技,真正市場經濟要發展的是公司高科技,大量的工作要由公司來完成。
既然是創新,就是要打破,中國一個產業的發展,恐怕與改革的背景離不開。所以,混合所有制在未來誕生新的公司制度,產權清晰后,還要在資本市場上實現產權的流動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誕生一個又一個新能源主題產業。
資本就是生產要素,人們才是使用這種要素、受用這種要素創造利潤的主體,要重新認識資本、尊重資本、保護資本,把資本請回來。
傳統的資本定義是能帶來剩余價值的獲益。但資本不僅僅不是貨幣,資本應該是能夠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創造利潤的生產要素。資本可以是實物,可以是股權,還有知識產權。今天說的是高科技知識產權,這些都可以成為資本。期權、ESOP、各種技術員工的持股今后可能要伴隨著高科技發展,繼而誕生新的公司制度。重新定義資本重新為我所用刻不容緩,民營資本在科技創新的力量上干勁十足,要同樣得到尊重、同樣得到保護。
要正確認識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必須要占領價值鏈的制高點才是制度更新的關鍵,金融制度要跟上,資本要當先鋒。最后談談注冊制,注冊制的本質是監審分離,把過去監管市場和審批上市的一個主體分開。從實質性審核和形式性審核,把選擇權、定價權交給市場,走出審批就是監管的誤區,做到監審分離、下放發審。
第二點是做好規劃。交易所要克服盲目競爭、搞好規劃,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要干預提升積極的資本政策。今天資本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同樣光榮。
最后一點,資本市場要打開新能源產業的綠色通道。科創板提到了硬科技,我們既關聯戰略新興產業、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也關聯新產業。
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