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資國企改革十件大事發布會上的主旨演講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尊敬的彭華崗秘書長、喬東司長、各位嘉賓:
大家好,今年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2022國資國企改革十件大事發布會以線上的形式召開,今天也特別地高興。首先感謝彭華崗秘書長、喬東司長以及各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點參加我們的會議。
黨的二十大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劇。應該看到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給經濟恢復帶來顯著積極影響。
在這種背景下,圍繞錨定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我想從四個方面和大家進行分享:
01 深化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黨的二十大作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等重要部署,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企業微觀制度基礎之一,既堅持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最大的國情,又堅持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個市場化改革方向。
而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國有企業健全“三重一大”決策機制,落實黨委(黨組)研究討論前置程序,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作用,尊重和支持董事會、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全方位加強獨立董事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獨立董事履職能力,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推進企業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作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突破口,帶動公司治理水平整體提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特別強調獨立性,不斷優化股權結構,大股東盡職盡責,不得損害公司利益。圍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支持和鼓勵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使公司加強內部制衡,公開透明地經營。
此外,要進一步完善ESG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方面要重視ESG信息披露工作,樹立主動披露意識;另一方面要推動ESG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建立健全ESG內部制度體系和管理架構,持續加強ESG能力建設。
02 做強做精主責主業,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重視規模、速度到重視質量、效益,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企業的定位目標也要發生轉變,從過去強調跨越式成長、強調大和強,到現在強調做強做優做大。
關于企業的大小、發展的快慢,其實也要量力而行。大企業定位世界一流,世界一流是什么?就是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和治理現代。國資國企要把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重大任務,分類施策全面對標,進一步深化“四個專項行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向世界一流邁進。中小微企業圍繞著“專精特新”,目標是做“小巨人”、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
不管世界一流還是“專精特新”,都要突出企業的技術、質量、管理、效益,奉行專業主義、務實主義、長期主義,扎扎實實、心無旁鶩地做強主業。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等各種能力都是有限的,大多成功的企業都是長期恪守主業,進行專業化經營的企業。一些企業因為違背經濟規律,盲目鋪攤子,亂投資,業務多而不精,規模大而不強,有的更因為過度多元化、金融化,導致主業空心化,脫實向虛。
今天面對內外環境不確定性,企業經營要更加穩健,圍繞核心業務、核心專長、核心市場、核心客戶,構筑核心競爭力。要業務焦圈化,如果劃一個十字線,從橫向來講,企業的業務不能太多,要聚焦主業;從縱向來講,產業鏈不宜過長,要深耕主業。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競爭激烈的過剩行業里,可通過市場細分和產品細分,創造新的競爭力,把企業打造成行業龍頭或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
03 進行有效、有目的和有質量的創新
創新是“第一動力”,是未來增長的新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的增長引擎,這為我國企業創新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創新往往伴隨著風險,優秀的企業會盡量平抑和減少風險。企業是營利組織,受到一定的商業約束,在創新過程中要遵循市場規律,堅持效益導向,深入研究思考,提高創新的質量和效果。
要加大創新的投入,強化實驗室建設。我國企業已進入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階段,不少技術和產品由“跟跑”變為“并跑”,甚至“領跑”,但仍需要在產業鏈供應鏈的“卡脖子”環節取得突破。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基礎研究,建造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和研發中心,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要健全激勵機制,壯大一流創新人才隊伍。在如今的新經濟和高科技時代,要重視各類資源要素的發揮。企業發展不能只關注土地、廠房、設備、資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活生生的人。調動人力資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關鍵在于健全激勵機制。機制就是企業效益和員工利益之間的有機關系。機制是企業的活力所在,是企業改革深層次中的問題。要通過實行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員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享、跟投等中長期激勵計劃,吸引和留住人才,不斷壯大高素質、專業化的優秀人才隊伍。
04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是連接經濟和金融的樞紐,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年,資本市場有力地支持了脫貧攻堅、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制造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力支持了國企、民企、中小企業等我國各類企業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向縱深發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新《證券法》頒布、全面注冊制不斷推進、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強等,為我國企業提供了持續優化的上市平臺。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要在公司治理、做強主業、創新發展、防范風險、回報股東等五方面發力,把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提升上市公司的綜合效益和市場價值。我國企業可以將現有的未上市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同時通過資本重組、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加強專業化整合力度,剝離非主業、非優勢業務,解決同業競爭,形成做強做優一批,調整盤活一批,培育儲備一批的梯次發展格局。
資本市場是科技創新企業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助力。作為科技成果轉換的生力軍,當前,上市公司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支持創新的各類工具,進一步提升競爭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次,我們召開2022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2022國資國企改革十件大事發布會,邀請了知名專家及學者、企業代表共聚線上,分享、探討企業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企業改革與創新、企業可持續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熱點問題。新時代新征程,企業發展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推進我國企業深化改革,讓企業發展活力充分涌動,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而奮斗。
最后,預祝本次發布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