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國。隨著“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以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一帶一路”的初步成果已經清晰地展現在世界面前,同時,這個惠及世界的宏偉計劃也為沿線國家勾勒出一幅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了270多項成果,其中包含了多項有利于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的重大舉措。包括“一帶一路”將極大促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對工程機械設備、技術的需求;隨著國家貿易關系的拉動,將有效帶動裝備的輸出,也將有力的促進像國機重工一樣的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
這一系列的有力舉措,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產品要“走出去”是必然,但是面對“中國制造”曾經在海外市場受到的質疑,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必須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戰”!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科技實力,將“中國制造”扭轉為“中國智造”,這個問題擺在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面前。
不是所有鴨子插上翅膀就能飛起來,如何成長為雄鷹才是最關鍵的,這就需要企業好好修煉內功。基于該現實情況,國機重工領導們審時度勢,狠抓科研,在一系列的高端科研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僅2017年上半年,國機重工在科技突破方面就碩果累累。首創電控離合柔性傳動專利技術小馬力T120-DMT推土機;常林公司研究的“高空作業車多功能操作裝置”、“隨車吊臂架滑塊裝置”和“新型的隨車起重機導繩結構”3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等等,這是國機重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結合國機重工自身實際狀況,以技術革新為核心,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打造“中國智造”新名片,所做出的戰略配合。
國機重工董事長吳培國表示:“成績是前進的起點,差距是發展的潛力”。在“一帶一路”政策大環境的影響下,國機重工應站在新起點上順勢而為,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完善對SINOMACH產品的GZB認證標準,全面深化企業改革,實現國機重工由傳統產品市場向中高端市場的轉變。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海外市場,產品就是品牌立足的根本。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借助“一帶一路”政策的春風,國機重工將更深度布局海外市場,讓“中國智造”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