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信用建設 >  信用管理
打破壁壘,聯通數據,長三角一體化“信用先行”
【添加時間:2021-07-15 】   來源:新華網 分享:


 一、案例背景

  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跨區域要素市場流動日趨頻繁,民間經濟活動與日俱增。在各類經濟活動中,信用作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市場的關注。

  根據兩省一市信用體系建設的現狀,跨區域信用數據尚未互通,跨區域信用數據歸集標準尚未統一,三地信用報告格式也不盡相同。在兩省一市信用主管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兩區一縣發改部門積極創新探索統一信用管理機制。

  2019年3月29日,上海市發改委帶隊赴嘉善縣發改局調研信用一體化工作;2019年10月14日,三地齊聚蘇州吳江共同簽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信用合作備忘錄”。示范區執委會也多次牽頭召開三地信用一體化座談會,共同討論研究三地信用一體化工作。

  在此基礎上,青嘉吳三地依據長三角環境保護、食品藥品、旅游、質量等領域簽署的信用聯合獎懲備忘錄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統一的聯合獎懲對象認定標準,認定了一批聯合懲戒對象,開展了統一的懲戒措施。

  青浦區通過在行政服務中心業務系統中接入國家聯合獎懲接口,對國家認定的蘇、浙、滬懲戒對象開展聯合懲戒。同時會同吳江、嘉善兩地在環保領域共同認定了區域統一的嚴重失信企業名單,在食品藥品領域共同梳理273名食品藥品判刑人員,在司法領域共建“長三角聯合曝光臺”,累計發布4期長三角失信名單共計285余人次,在跨區域聯合懲戒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二、案例內容

  (一)省級主管部門積極推動

  為了促進長三角信用一體化建設,兩省一市市場監管、文旅、生態環境部門分別簽署了《長三角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聯合懲戒備忘錄》《長三角區域環境保護領域信用聯動獎懲合作備忘錄》《長三角地區產品質量領域實施信用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和《長三角地區旅游領域市場主體及其有關人員守信行為認定標準和聯合激勵措施(試行)》等政策文件,為推進青浦、吳江、嘉善區域信用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兩區一縣政府間協商推進

  “兩區一縣”政府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根據《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等文件總體部署與專項要求,結合三地公共信用發展現狀與固有基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信用合作備忘錄》等政府間合作協議中對信用一體化建設工作統一協調規劃,著力推進區域信用數據互通、信用評價互認、信用報告統一工作。

  (三)屬地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落實

  由于兩區一縣在信用工作中所處層級不同、權責不同,同時信用工作涉及法院、海關、稅務、市場監管、文旅、環保等多個領域,在發改部門的主導下,兩區一縣政府依據對等原則,積極協商,通過簽訂政府間協議的方式,明確了各領域信用一體化牽頭主體、數據歸集類型、數據交換周期、信息發布平臺等各自權責義務和具體規定,如在食品藥品領域,明確每月定期更新食品藥品判刑人員,在法院判決執行領域,明確每三個月更新一批三地失信被執行人,并在“長三角聯合曝光臺”對外公布。

  三、工作成效

  示范區信用一體化管理機制創新,走出了長三角地區公共信用“同城化”發展新路子,有利于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

  (一)示范區公共信用發展邁出新的重要一步

  三地聯合積極試行區域信用一體化服務,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打造協同高效管理體制機制,加快管理制度創新,完善示范區內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水平,方便兩區一縣乃至更大范圍建設區域信用高地。

  (二)提高了數據交換效率

  兩區一縣通過明確工作職責和暢通溝通渠道,在區域內建立了定期共享的信用數據交換機制,從而在辦理各類跨區域行政審批事項時,優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融合國家信用和區域信用優勢

  示范區公共信用是國家統一信用標準和區域統一信用標準的結合體,既堅持了國家信用的數據歸集標準,又根據區域信用一體化備忘錄,梳理了一批區域重點失信懲戒名單。

  四、經驗探討

  示范區信用一體化建設,是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打造一體化公共信用管理體制機制的大膽嘗試。目前,在食品藥品、質量、旅游、環保四大領域已經初步形成了區域信用一體化的管理機制,給我們帶來以下三點啟示:

  (一)完善相關立法

  立法部門在立法工作中,結合兩省一市相關信用條例,盡快出臺長三角區域關于信用的相關立法工作,加強對“長三角區域信用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修改完善或制定相關的法規規章。

  (二)加強政策支持

  進一步拓展區域信用一體化管理領域,從目前的四個領域逐步拓展至全領域信用一體化建設。

  (三)強化技術支持

  兩省一市信用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示范區信用一體化建設的支持,強化網絡通信保障,打通網絡壁壘,互通信用數據庫,使兩區一縣信用數據手動交換提升為自動交換,數據更新從定期更新提升為實時更新,進一步提升信用服務的統一性和時效性。

  第三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征集活動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中共上海市社會工作委員會)、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指導,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網主辦,上海農商銀行全程支持。

  上海農商銀行成立于2005年8月,是由國資控股、總部設在上海的法人銀行,是全國首家在農信基礎上改制成立的省級股份制商業銀行。傳承上海農信七十余載歷史,扎根大都會、攜手千百業、貼近老百姓,該行堅持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小微和科創企業,服務社區百姓,與超過1800萬客戶攜手前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展望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堅持金融向善,胸懷服務社會民生的星辰大海;堅持金融向實,肩負落實重大戰略的使命擔當;堅持金融向陽,厚植推進綠色發展的本底根基,以金融誠善守護生活本真,以專業進取回應市場期待,實現銀行商業價值和社會功能的有機統一。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