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擔負著服務社會經濟、提升社會建設質量的重任。隨著我國經濟逐步進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階段,新科技革命興起,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各企事業單位的用人標準也在不斷提高,要求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更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國家對職業技能型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大力培育應用型技術人才,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水平,正在成為我國職業技能培育的發展核心。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文件中指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近年來,由于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智能建造應用技術,使得新基建行業在技術管理、應用工具等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智能建造領域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技能有了較高的要求。面向市場需求,現今需要懂技術、會施工、精管理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但目前,傳統的人才培育方式和教學方法,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嚴重地制約了智能建造領域的發展,致使部分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當前職業技能培育面臨的形勢與挑戰,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疊加的背景下,職業技能提升緊迫性更加凸顯。
智能建造技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量體裁衣為行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2016年《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具體指出: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到2025年,比例將達到50%以上。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文件精神,積極響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三個國家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工程建造技術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建設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技能水平,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認證中心決定聯合北京中培國育人才測評技術中心共同開展智能建造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及等級考試工作。依托自身的職能屬性和資源稟賦,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長效機制,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力爭培育大批合格的智能建造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提高建筑業勞動者素質和專業技術技能,將極大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而培育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則是提高我國工程建設綜合水平的基礎,滿足我國與國際建筑行業接軌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據了解,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隸屬于建設部,現隸屬于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全國建筑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和開發機構。中國建研院始終把服務公益事業、推進行業技術進步作為己任,面向全國的建設事業,以建筑工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部分建筑工程技術標準的歸口單位。2020年8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復函批準,同意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協同有關單位籌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筑工程),這是我國在城鄉建設領域首次獲得籌建的國家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
2006年,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薦,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認證機構批準書》。認證中心作為中國建研院開展認證工作的實體,依托在院已有的國家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國家建筑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供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十余個國家(部)級中心的資源支持下,對外開展認證業務。
智能建造是以土木工程專業為基礎,面向國家戰略和建設施工行業升級轉型,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電子信息及自動化和工程管理等專業發展而提出的復合型應用技術。智能建造的發展體現了各個傳統行業在經濟新常態下,通過互相融合、取長補短來優化產業結構,從而實現行業轉型的戰略目標。目前傳統建設工程行業的資源消耗的高成本粗放模式已難以適應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建筑行業發展而言,智能建造的出現為大批建筑業從業人員提供了新的職場發展方向。智能建造師是指能夠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智能測繪、智能設計、智能施工和智能運維管理;能勝任傳統和智能化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管理、信息技術服務和咨詢服務,同時能勝任一般土木工程項目的智能規劃與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工作,是具有創新能力和領導意識的社會棟梁與行業高端人才。
盡管我國是建造大國,但還不是建造強國。傳統的碎片化、粗放式的建造方式帶來一系列問,如產品性能欠佳、資源浪費較大、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和生產效率較低等等。同時,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使得工程施工活動日趨復雜,建筑行業亟待轉型升級。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催生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其他發達國家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以智能建造為核心的建筑業變革戰略,我國建筑業也迫切需要轉型,深入實施工業化與信息化相融合的智能建造發展戰略,徹底改變碎片化、粗放式的工程建造模式。因此,需要大批的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員,為推動產業發展儲備人才,釋放智能建造產業新動能。
相關調查顯示,在招聘市場的整體職位需求當中,智能建造類人才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遠遠高出其他職位需求。在市場規模及行業開放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很多建筑企業都希望贏得智能建造市場份額,這使得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在社會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智能建造專業人才需求量將繼續保持旺盛狀態。隨著政府的大力扶持,智能建造產業邁向良好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增加了對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除了數量需求持續增長以外,行業對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轉型。5G時代的到來,眾多中國科技企業也是迅速崛起,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智造”的發展進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更加凸顯了加快提高建筑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緊迫性。培養符合當今發展需求的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加大培育力度,為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完善職業教育培養機制,深入挖掘智能建造技術核心,促進產學研融合,促使新鮮血液流入新型建筑業,助推智能建筑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