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裝備”)攜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精彩亮相2021鄂爾多斯煤機展,全面展示公司在煤礦巷道掘進成套裝備、超小轉彎半徑TBM、礦用TBM、SBM全斷面豎井掘進機等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其中,展出的“文登號”就是專為該類型的工程量身定制的,它長約37米,開挖直徑3.53米,轉彎半徑30米,最大程度提高了設備的靈活性、機動性,具有安全性好、掘進效率高、適應性強、轉場靈活等特點。這臺設備在山東文登成功應用,為抽水蓄能電站的設計、施工和建設管理注入新的理念,填補盾構施工在抽水蓄能行業應用的空白。
其實,這只是中鐵裝備創新道路上的一個縮影。目前,中鐵裝備在隧道掘進機領域,橫向形成了“大”“小”“異”不同斷面以及土壓、泥水、硬巖不同應用領域的全系列盾構機產品,縱向拓展了設計研發、設備制造、再制造、掘進分包、技術服務于一身的產業鏈條。自主研制世界首創的“馬蹄形”盾構機,成功應用于蒙華鐵路白城隧道;研制出超大直徑硬巖掘進機(TBM)“彩云號”開挖直徑為9.03米,并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自主設計制造的直徑達15.8米的“春風號”泥水平衡盾構機,打破了國外品牌多年來一統全球超大直徑盾構的局面。
“創新是中鐵裝備立足的根本,我們始終堅持‘渴求變革、傾力創造’的理念,研發了一批具有開創性、奠基性和戰略性的國內首臺或世界首臺產品,特別是在超大斷面矩形盾構、馬蹄形盾構設計制造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敝需F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表示。據她介紹,中鐵裝備堅持創新創造,不斷研制適應未來發展的產品,比如高壓耦合破巖技術的運用等,牢牢占領掘進機技術的制高點;同時,面對關鍵部件進口受限的現實需求,以及避免“卡脖子”的戰略考慮,不斷加強進口件的國產化替代力度。
據悉,目前中鐵裝備首批國產化常規盾構3米直徑主軸承、減速機等已經通過試驗檢測,在蘇州軌道交通6號線通過試掘進驗收,通過自主研制及國產化選型研究,一批關鍵部件、元器件正逐步實現全面替代或部分替代進口件,帶動了整個中國掘進機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中鐵裝備的目光,瞄準了國際掘進機制造知名企業德國維爾特,并于2013年成功收購了這家企業的硬巖掘進機知識產權、品牌使用權和相關業務。這次收購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在硬巖掘進機領域已擁有了世界先進隧道掘進設備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開啟了中鐵裝備國際化的新征程。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鐵裝備積極響應,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底的10年間,盾構/TBM累計訂單從17臺增加到1200臺。公司主要產品應用從國內的3個城市擴展到國內40多個城市以及國外25個國家和地區,連續9年名列國內市場第一;創造了國內首臺復合式盾構、首臺硬巖盾構、首臺硬巖泥水頂管、世界最大的矩形盾構、世界最大硬巖TBM等多項國內和世界第一,是國內唯一主持國家“973”項目的掘進機企業、國內“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單項冠軍企業,也是國內唯一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和中國工業大獎的掘進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