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品牌建設 >  品牌研究
國企發力智能制造 “中國品牌”唱響世界
【添加時間:2021-05-1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


一百年前,京張鐵路打破國人不能自行設計和建造鐵路的斷言。一百年后,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型動車組駛入領先領跑世界高速鐵路的新時代。事實上,除了中國高鐵外,包括盾構機、電腦設備和港機岸橋等一批體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的“大國重器”,正在加快“走出去”,并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變成了“搶手貨”,成為一張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在“中國品牌日”前夕,跟隨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走進新國企業 智能制造”大型采訪團先后來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裝備”)、中國長城湖南計算機智能制造基地(下稱“湖南長城”,該公司為中國長城全資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振華重工”)和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長客”),一探國企如何借力智能制造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敢于創新 “中國創造”不斷破局

顯示屏僅有13.3英寸、重量只有1.3KG重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可以豎屏的時尚一體機,帶有指靜脈識別功能的臺式電腦,操控流暢的電競機,廣泛應用于關鍵行業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在湖南長城采訪活動現場一臺臺具有“中國芯”的國產計算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目前,雖然電腦生產廠家眾多,但關鍵核心部件和核心技術如果不屬于我們自己,信息安全還是長期得不到保障的。”據湖南長城總經理安紹平介紹,作為中央認定的唯一以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為核心主業的央企,中國電子十多年前便啟動了網信產業布局。作為中國電子旗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專業子集團,中國長城承擔著“打造網信產業核心力量”的歷史使命。

與國外品牌、國內貼牌、組裝電腦不同,中國長城系列計算機終端,實現了從芯片、中間件、整機、控制、網絡搭載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產品到應用系統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完全自主,且產品線完整。中國電子持續十余年研發投入,創新構建的自主安全計算機軟硬件“PK”體系被稱為“中國架構”,相關創新成果在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去年,銀河麒麟V10操作系統,又獲評“央企國之重器”。

如果說湖南長城是以源頭創新破解信息安全的,那么中鐵裝備則是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不斷突破海外市場。

“這種產品,我們想到過,但是我們沒有付諸實踐,你們敢于創新,做到了,你們是好樣的!”2016年4月,在德國慕尼黑寶馬展上,面對中鐵裝備的矩形盾構模型,國外同行嘖嘖稱贊。

2021年4月,中國出口巴黎地鐵的盾構始發,助力其大巴黎地鐵項目。“巴黎項目兩臺機器掘進順利,中國盾構表現遠超預期。”中鐵裝備法國巴黎地鐵16號線項目盾構負責人錢富表示。

持續創新 “中國質量”贏得尊重

一段時間內,存在這樣一個現實:國產工業品生產的速度很快,但質量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站在時代“風口”的中鐵裝備,以極富前瞻性的視角,實施創新驅動,先后研發出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機、世界最小硬巖掘進機以及國內首批雙護盾TBM,不僅在“增品種”上交出完美答卷,更實現了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的巨大突破。

2020年中鐵裝備克服疫情影響,研制生產的土壓平衡盾構機、硬巖掘進機,先后出口到波蘭等國,它們以其良好的地質適應性和優質高效的掘進表現,不但征服了國內客戶,也征服了海外客戶,為“中國質量”贏得了尊重。

作為全球港口機械重型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振華重工在創新的道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過去時。1月17日,全球首創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在天津港實現全面運營。在項目實施中,振華重工主導研發了首個集裝箱作業任務集成管理系統(ETMS),實現了對無人集卡、自動解鎖站、碼頭岸橋管理系統(QCMS)等獨立運行單元進行一站式統一管理。公司還通過自主研發的防搖防扭、集卡引導技術和新一代高精度云點圖船舶掃描系統,實現遠程操控自動化集裝箱岸橋陸側“一鍵著箱”,使岸橋作業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世界智慧港口建設提供了“中國范本”。

這只是振華重工踐行“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振華重工在智能制造方面不斷探索,先后試點建設了20個自動化工作站、智能化生產線和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等,基本涵蓋了主要產品的關鍵制造流程和工序。由于不斷地創新,振華重工生產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全球市場份額連續22年占據第一。

引領創新 “中國品牌”唱響世界

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高鐵承載著世界各地的乘客,在城市間穿行奔馳。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中車長客先后中標16個海外整車項目。目前公司產品已出口到美國、巴西、泰國、沙特、新西蘭、阿根廷等2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簽約車輛數量超過9000輛,出口簽約額超120億美元。

技術領先、品質可靠、服務高效,這些是世界各地客戶對中國高鐵的共同印象。認可來之不易。在海外創出中國品牌,技術和汗水缺一不可。“中國高鐵是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道路上誕生的,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陸續搭建了時速160公里、250公里、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級的動車組產品平臺。”中車長客黨委宣傳部部長王亮介紹稱。

事實上,中國高鐵的發展集納了不少創新方式。20世紀90年代,中國鐵路人開始追蹤世界高鐵技術,在國家高新產業計劃的支持下,21世紀初自主研發了“中華之星”等項目,錘煉了一支強大的科研力量,支撐著中國高鐵持續前行。這是包括高速動車組在內的中國高速鐵路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所積累的深厚底蘊。依托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高鐵搭建了各種動車組技術平臺,也建起各類國家重點實驗室,令中國鐵路機車車輛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