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十四五”開局之年,杭州正加快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再創新局面。
5月7日,記者從2021年全市信用杭州建設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杭州將以“打造最講信用的城市”為目標,有效發揮信用建設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數字化改革和創新社會治理中的關鍵作用,為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采提供強有力的信用支撐和保障。
近年來,聚焦民生、聚力創新,信用杭州建設不斷提質增效:依托信用體系的柔性管理機制,春節后有近2.9萬人主動退還千元“紅包”,“親清在線”信用賦能取得顯著成效;以信用惠民為著眼點,“錢江分”已推出惠民便企應用場景33個,累計開通人數突破350萬,累計服務超過4500萬人次;由杭州推出的全國首個城市信用分互認平臺,已有廈門、寧波、威海等10多個城市積極響應,城市分互認“杭州方案”正向全國推廣……
在已有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杭州將聚焦信用“法治化、數字化、價值化、閉環化”,大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走深走實。
法治是誠信建設的根本保障。“今年,我們將加快信用立法進程,力爭年底前出臺《杭州市社會信用條例》,通過立法進一步規范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應用,明確失信懲戒的具體措施,將信用建設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信用數字化建設也快馬加鞭,正在有序推進中。據了解,今年杭州將按照省市一體化建設要求,建設杭州市公共信用應用系統,以信用核查、信用修復和信用評價為基礎,構建信用“芯片式”集成應用組件;積極探索“信用+區塊鏈”應用,在杭州首個全國城市信用分互認互通平臺引入區塊鏈技術,率先在杭州都市圈實現信用應用場景一體化互認共享。
為實現信用價值化,杭州在擘畫更長遠的藍圖。 “聚焦公共服務和民生重點領域,杭州將以錢江分為驅動,把信用惠民便企紅利向基層延伸,力爭信用惠民應用場景在去年基礎上再增加10個,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全省第一。”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杭州e融”平臺創新推出信易貸產品,杭州也將探索建立信易貸的風險擔保和白名單推薦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精準、更便利、更能滿足實際需求的信貸服務。
此外,杭州將從構建“信用+行政管理”閉環、“信用+專項治理”閉環、“信用+區域協同”閉環等出發,全面推進信用監管閉環化。比如,在“信用+區域協同”閉環方面,杭州將積極推動長三角信用一體化,推進公共信用信息的跨區域共享、應用場景的跨區域互通,加快建設一體化的聯合獎懲、信用修復和公共信用評級標準體系,實現區域協同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