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東風變道:以“三化”為引領駛向“高質量”
【添加時間:2018-03-30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要數量還是要質量?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果斷選擇了后者。

  2017年,東風公司銷售汽車412.1萬輛,這一數字與年初制訂的目標450萬輛相差了30多萬輛。

  “盡管2017年銷量目標沒有完成,但我們的銷售收入躍升至6310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利潤、上繳稅費分別同比增長7.8%和15%,國資委下達的4項考核指標全部高質量達成。”面對記者的追問,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坦言,在經歷了前些年高速增長,集團整體銷量突破400萬輛大關后,“今天的東風不再單純地追求速度與規模,而是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的提升了”。

  優化產品結構

  新顏值、新動力、新品質、新智慧——2017年12月21日,蘇州新區永旺夢樂城,東風風神新AX7一出場,便引發如雷掌聲。

  “這款車搭載了國際領先的1.6T發動機和愛信第三代6AT變速箱,同時配有先進的智能啟停系統。”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劉洪介紹說,作為一款按照產品3.0標準升級而來的戰略車型,風神新AX7無論在顏值、動力還是智慧科技搭載等方面都展現出超越同級的實力。

  實際上,早在去年4月份,新AX7就已在上海國際車展發布。“之所以推遲8個月上市,并不是為了選一個更好的日子,而是我們在產品上下了更多功夫。我們希望把它打造成明星車型,支撐東風品牌繼續攀升。”劉洪表示。

  產品既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也彰顯著企業的戰略與實力。2017年,圍繞消費升級,東風公司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了不少類似風神新AX7的新車型。

  在乘用車市場上,東風公司累計投放20余款新車型,以A9為代表的中高端產品比例增長5.5%,單車平均利潤上升12.1%。其中,東風風光580、東風啟辰T90等成為市場明星車型,月銷量持續保持過萬輛的好成績。

  在商用車市場上,東風公司積極升級產品,東風天龍、天錦、凱普特、柳汽H7等車型受到用戶追捧。數據顯示,2017年東風公司商用車銷售59.3萬輛,重回行業第一,市場占有率提升0.8個百分點。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東風公司也實現了新突破。去年,東風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5.5萬輛,同比增長118%,遠高于行業增幅。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1.6萬輛,比上年增長114.1%;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3.9萬輛,比上年增長1.2倍,銷量排名行業第一。

  “從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上講,東風不會選擇先大幅‘燒錢’把市場‘捂熱’,再通過上市或者別的途徑把錢‘圈’回來的方式。我們采取的是‘商乘并舉,穩中求進’戰略,目前公司已基本做到乘(用車)商(用車)整體盈利,無重大運營風險。”劉衛東表示。

  強化科技創新

  2017年12月2日,懸掛東風“雙飛燕”的“阿爾法巴”(Alphabus)自動駕駛客運巴士開始穿梭在深圳市福田保稅區。

  “這款車可以自動減速、加速,避讓行人車輛,停車入庫,到站停靠和報站,方向盤會根據線路自動轉動,平均時速可保持在20公里左右。”司機高師傅笑談:“只要在汽車啟動時動動手指,其他事情都不用管,開這個車一整天都不會累。”

  “阿爾法巴”是東風公司聯合多家單位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推出的新產品。

  除了這款智能巴士之外,記者在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還見到了兩輛自動駕駛乘用車。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周劍光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東風就著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已實現自動泊車、智能輔助駕駛、自主式自動駕駛、網聯式自動駕駛等功能。“到2020年,公司將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2025年實現‘情感化駕駛’。”周劍光說。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汽車正從傳統機電產品和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這將帶來汽車產品形態、生產方式和業務模式的深度變革。”東風公司總經理李紹燭表示,圍繞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五化”趨勢,公司正在加快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的探索。

  在輕量化方面,東風明確了“通過廣泛采用輕量化材料及先進制造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設計”的技術路線。在商用車領域,由于輕量化混合動力客車采用了鋁合金“白車身”以及大量輕量化設計的高強度鋼、輕質合金、先進PC及高強度鑄鐵類關鍵零部件,整車減重14.2%;在乘用車領域,集多項輕量化創新成果于一身的東風風神AX4,輕量化材料應用比例高達66%,遠高于行業50%的平均水平。

  在電動化方面,東風制定了“以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技術路線,不僅預研燃料電池汽車、輪轂電機,還圍繞低碳化加速混合動力汽車的開發。在技術合作領域,東風則與雷諾—日產聯盟合作設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電動汽車。同時,新能源乘用車的電子電控、電池成組、驅動電機“三電”工業化項目也正在有序推進。

  在智能化方面,東風以輔助駕駛、自動泊車及無人駕駛3大技術為導向,采用漸進式開發模式。目前,東風無人駕駛汽車已具備自動泊車入位、自動轉向與跟車、高速變道、行人識別等功能,其他功能也在加速驗證中。

  在網聯化方面,東風采用平臺迭代方式,按照工程成熟度,推動端、管、云模塊在風神系列車型上漸次落地。目前,全新的東風啟辰D60已經搭載了車聯網云平臺,東風公司自主乘用車也建立起自己的人工智能車聯網WindLink,可為客戶提供9大子系統共計29項服務。

  在共享化方面,東風已推出“易微享”“東風出行”等多種共享出行服務平臺,業務涵蓋共享汽車、新能源通勤車、新能源出租車、網約車、新能源物流車等。

  深化機制改革

  在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裝備零部件科技全面推進的背后,是東風公司對技術研發的持續大手筆投入。據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介紹,10年來東風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957億元,其中僅2017年就投入221億元。

  自主創新發展離不開對研發的重視和投入,也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障。

  “未來的汽車能不能跳芭蕾?能不能成為‘變形金剛’?長寬高可不可以隨意改變?”在去年舉行的集團科技創新周活動上,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給新掛牌的樊愉工作室留了幾道“腦洞大開”的作業題。

  “樊愉工作室是東風公司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公司級創新工作室。”談民強告訴記者,再加上掛牌不久的另兩個創新工作室——T·創實驗室和創享空間,東風已擁有33個公司級創新工作室。

  “這些工作室將為公司重點打造的‘T·創空間’和智慧生態圈提供優秀創新項目。”談民強說:“‘T·創空間’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在這里,研發團隊可以自由組隊、選擇課題,還可以得到充分授權,同時享受到彈性管理和多元激勵的‘機制紅利’。智慧生態圈則是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將參與創新的范圍擴展至全社會,采取外部孵化與內部轉化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研發能力的工作形態。”

  談民強進一步表示,東風很清楚,技術研發不僅意味著高投入,還意味著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可能性。所以,“東風采取的不是傳統的平臺式KPI考核模式,更沒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要求。我們就是希望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創造成果,集團可從中選擇值得產業化和商品化的‘作品’”。

  竺延風還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東風正在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具體來說,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達到市場化水平,科技人員薪酬高于行政管理人員;第二步是‘能多能少’,即薪酬水平與創新成果掛鉤,這一項已在去年底完成;第三步是‘能上能下’,預計將于今年內實現。”

  更值得期待的是,2017年12月1日,東風公司還與中國一汽、長安汽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目前,我們正在籌劃建立智能汽車智慧交通創新應用示范中心和智能網聯測試中心。”劉衛東透露,今年一季度,第一批合作項目將對外公布。

  體制機制的創新大大激發了科技人員的活力,加速形成了東風公司的創新動力和技術實力。僅在乘用車方面,目前東風已培育出4個整車平臺、4款發動機平臺的開發能力,掌握了整車集成與性能開發、新能源及電子電氣技術等。5年來,東風公司專利申請合計7660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合計982項。在2017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共計55項獲獎項目中,東風公司獨占12項,獲獎數量連續6年位居行業第一。

  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科技創新,深化機制改革,一系列舉措為東風公司從高速度邁向高質量發展集聚了磅礴動能。

  “科技的發展使汽車產業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竺延風表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東風將緊緊圍繞“五化”趨勢,把“經營保持高質量”作為首要目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推動和引領中國汽車產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忠陽)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