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共和國發展的腳步,矗立在松花江畔的“新中國化工長子”——吉林石化公司也在不斷成長壯大。始終牢記長子責任,將企業發展與服務國計民生緊緊聯系在一起,時刻不忘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之復雜多變的政治經濟環境,煉化行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變化以及化工市場劇烈震蕩帶來的重大影響,吉化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冷靜觀察、沉著應對,把對黨和國家的一片忠心、對家鄉土地的一片熱愛、對企業員工的一片關懷,轉化為責任與擔當、拼搏與奮斗、堅守與奉獻,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履行政治責任:"一顆紅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吉化始終堅持為國分憂、為民解困,不管在企業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如一地按照黨的要求,聽黨話、跟黨走,堅定地將初心和使命化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理想信念筑牢根基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
吉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的賀信》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2019年,兩級黨委組織集中學習研討561次,開展調查研究992次、檢視整改問題486個。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吉化廣大干部員工充分發揚吉化“背山精神”,加班加點全力增產84消毒液原料次氯酸鈉,以最快速度改產75%乙醇消毒產品,24小時連續作業加工口罩,全力馳援疫情防控一線,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體現出了吉化人的“長子”擔當。
在國家發出復工復產的信息后,吉化站在講政治、保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到當前疫情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和抓好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公司黨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條線”,有序組織裝置負荷調整、清洗檢修、產品牌號切換等工作,全力做好產、供、銷、儲、運銜接,保持管理定力,強化工作措施,確保了“零疫情”和生產經營平穩有序。
推進改革步伐穩健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國有企業必須堅決執行好的政治任務。
吉化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抓安全不松勁、抓效益不蠻干、抓發展不動搖、抓隊伍不折騰、抓和諧不偏離”方針,實施“四會閉環”經營管理機制、“產銷研一體化”市場營銷機制、“三傾斜一接軌”薪酬分配機制、“三十”科研攻關機制,激發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2019年,按照中國石油推進三項制度改革總體部署,吉化加大機構壓減力度,撤銷處科級機構135個,15個單位60個車間完成“四班兩運”班制轉換,進一步優化了機構編制,促進了職能優化與崗位整合,提高了勞動效率。
吉化采取一體化捆綁改革方式,推動物業和供熱業務實現分立運行。積極推進總醫院社會化改革,成立“吉林寶石花”,實現了社會化運行。在此基礎上,鞏固擴權改革成效,8家擴權單位同比增效6270萬元。
精準幫扶釋疑解惑
作為老國企,吉化管理著近4萬名離退休人員、近4萬名全民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近3.5萬名集體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不穩定群體多、遺留問題多,維護穩定成本高。
吉化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之一,全力構建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2019年,協調解決各類問題2800余個,幫扶有償解除勞動合同大病困難人員3759人次,多次接到員工群眾感謝電話,收到感謝信5封,為吉林地區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了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吉化黨員干部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紛紛自愿捐款,用于慰問戰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基層干部群眾、公安民警和社區工作者以及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難的群眾、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眾家屬,慰問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犧牲的干部群眾家屬,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奉獻愛心。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吉化積極與省、市政府配合,對8個貧困村投入資金529.22萬元,協助建立村辦集體糧油加工廠、通訊設施、貧困戶庭院養殖和村辦集體養雞場等,高標準完成了貧困人口年均收入目標,惠及貧困人口1606人次。
吉化還注重與社區公眾溝通,定期對外發布重要信息,解讀公司重大方針政策、介紹重點工作。2019年,吉化通過“媒體開放日”、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種形式增強互動、釋疑解惑,及時回應媒體和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得到了地區廣大民眾的擁護支持。
擁軍支軍彰顯情懷
吉化把擁軍支軍的政治責任記在心間、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吉化自建廠以來就是擁軍支軍的先進單位。2019年,通過堅持軍企合作共建,深入推進民兵調整改革,民兵預備役隊伍實現精簡優化,編制人員同比減少46%、復轉率達到85%以上。
2019年5月17日,吉化協同吉林軍分區舉辦民兵應急營成立大會,740名技術骨干編組成立的2個應急營接受了授旗和省軍區點驗拉動檢查,有效增強了廣大民兵的榮譽感,為深化民兵調整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吉化還堅持開展民兵預備役訓練,采取軍隊專業骨干幫訓、授課、實操等形式,全年開展5批次訓練300人次,有效加強了國防后備力量建設。
履行經濟責任:"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困難越向前"
2019年,面對政策及市場變化,吉化人堅定信心定力、保持充足干勁,繼續苦練內功、精細管理、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牢牢守住了安全環保、可持續盈利兩條底線,保持利稅貢獻穩定的同時,有力推動了吉林地方經濟高質量穩健發展。
企業經濟貢獻平穩
2019年,吉化實現稅金125億元,連續5年超百億元,實現了對地方經濟的穩定貢獻和持續增益,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國有企業的重要經濟責任。
原油煉量、乙烯產量是吉化經濟總量的晴雨表。2019年,吉化積極應對內外部變化,堅持“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裝置優化運行水平再上新臺階。累計加工原油919萬噸,生產乙烯86.7萬噸,均創千萬噸煉油建成以來最好水平;ABS產量突破63萬噸、丙烯腈產量突破41萬噸,均創歷史最高。
吉化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優化煉油生產,原油加工負荷率達到94%,柴汽比降至1.35。加大“減油增化”力度,乙烯原料自給率達到92%,八大產品銷量保持了較高市場占有率和較好創效水平。開展專題對標分析,798項消耗指標保持歷史最好水平。
推動成本費用“剛性”降低。深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嚴格落實成本削減三年計劃。大宗原燃料以及成品油等產品庫存降幅超過14%,減少資金占用2億元以上,有效防范了跌價風險。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汽車、石化兩大產業,比重約占吉林省工業的1/3。2019年,吉化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強化科學從嚴精細管理,創新驅動提升質量效益,加快推動煉化主業轉型升級,有力拉動了吉林地區化工經濟穩健發展。
經省政府批準,吉林市于2008年成立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經過多年發展,園區以吉化為依托,已成為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化工產業體系,其中生產規模較大、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產品60余種。
吉化堅持把吉林市北方化工公司發展納入總體規劃、一體化運作,通過“實施油改化工轉型、實現產業鏈條嵌入、提升技術創新貢獻、推進綠色環保發展”部署,這個企業已擁有30萬噸/年碳四芳構化等萬噸級以上規模裝置23套,2019年完成利潤5202萬元,實現了與吉化的統籌協調發展。
2020年疫情期間,吉化全力支持吉化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為其優先提供液氯、燒堿和公用工程等,同心協力生產次氯酸鈉消毒液;幫助聯系熔噴無紡布、醫用無紡布生產廠家,共同組織人力加工崗位急需的口罩,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拉起防線。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科技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近兩年來,吉化取得科技成果73項,解決技術瓶頸問題52項,19個牌號新產品推向市場,9項科研成果成功轉化。通過每年實施“十大”技術改造、“十大”科技瓶頸攻關、“十大”新產品開發,真正做到了運用科技力量提質量、增效益、促發展。
依托中國石油ABS技術中心,吉化先后開發出ABS高端通用料0215H、電鍍料EP-161、海爾黑色料GE-100等十余種新產品,全部實現工業化。技術人員開展攻關200余次,成功掌握了0215H高溫抗氧化技術、以改進乳液接枝聚合技術為核心的白度提高技術等4項新技術,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走進吉化研究院,立刻會感到濃濃的科研氛圍。在這里,一大批科研人員工作緊張有序,模試、小試、中試裝置鱗次櫛比。吉化持續深化技改攻關挖潛,動態推進“十大”技改項目,煉油廠氫氣管網優化等4個項目實現中交,攻克技術瓶頸問題21個。突出抓好產品差別化和高端化,開展丁苯橡膠SBR1566等6個系列10個牌號新產品開發,6個新產品生產技術實現了產業化。
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2019年,吉化適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以“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水平管理”為目標,統籌推進三大轉型升級項目,全部開車投入運行。
——12月2日,50萬噸/年航煤擴建改造項目主裝置產品合格,實現一次開車成功,每年可生產航空煤油近60萬噸,年創效2億元。
——12月4日,動力一廠新建1號鍋爐并入主蒸汽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數據顯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煙塵顆粒物等指標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項目將為吉化中部化工裝置能源供給再添新保障。
——12月24日,丙烯腈廠廢液焚燒系統隱患治理項目,克服低氣溫給生產組織帶來的不利影響,成功實現開車投燒廢水,為企業安全環保轉型升級、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又添強大保障。
按照中國石油“堅持老企業整體統籌、新項目結構優化,有序調整吉林石化煉油結構,打造一批大型化、特色化、一體化的煉化企業”要求,吉化制定了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方案,得到了國家發改委、中國石油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履行社會責任:"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吉化牢記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既強調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關注,又強調對環境、社會、人民群眾的貢獻。2020年疫情發生后,吉化加班加點生產防疫物資馳援一線,不計成本、滿荷生產,讓吉化精神、吉化作風成為展示吉化品格和形象的一道風景線。
回報社會改善民生
2019年,吉化30多家基層單位的“寶石花”志愿者團隊活躍在吉林市大街小巷、江岸、景區、社區、養老院、特殊學校等場所,活躍在植樹節、重陽節、兒童節、青年節、雷鋒日、消防宣傳日、環境日等重點時期、特殊時期以及日常的每一天,紅色服務、綠色服務輝映江城。
吉化團委全面開展“五心”志愿服務,展現國企青年良好形象。組織2次集中志愿服務活動,1400余人參加,服務4000余小時。參與“雙城同創”志愿服務活動,230多名志愿者累計服務600余小時,受到吉林市電視臺、直播江城等媒體關注。
2020年,為馳援疫情防控一線,按照吉林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吉化第一時間抽調精干力量、兩次組織裝置改擴產,加班加點生產84消毒液的主要原料次氯酸鈉,裝置產能達到每月300噸。
吉化負責管理的合資企業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春節假期干部員工連續蹲守現場,對精餾裝置實施優化調整操作,以最快速度生產出了醫用酒精。
守護藍天碧水青山
2019年,吉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本質安全、堅守“四條紅線”,細化量化“叫停”“退守”措施,保持了安全生產平穩態勢。
吉化的干部員工重視安全、研究安全、珍惜安全。通過扎實做好HSE體系標準化建設,加強體系審核及問題整改,先后創成公司級HSE標準化車間64個,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全面開展安全環保履職能力評估,嚴格執行危險作業規定,開展10個方面隱患排查整治,從源頭上削減了重大風險。
喝著上游水,想著下游人。吉化每年協助地方政府部門,處理公司外部30多家企業工業污水30.7萬噸,處理化工園區生活污水14.4萬噸,處理居民生活污水1100多萬噸,在成本壓力大、環保風險高的情況下,有力地保護了松花江水系的生態環境。
數據顯示,吉化全年固廢現場存量同比降低89%,污水和COD總量同比分別降低5%、10%以上,有力地保護了地區生態環境。
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吉化堅持將企業改革紅利惠及全體員工。2019年,在實現可持續盈利的基礎上,吉化員工收入同步增長,使員工真切感受到了自身利益同企業命運的緊密聯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吉化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每日召開專題會議,統籌安排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逐級落實責任。所屬各單位、各部門全面排查和掌握員工假期出行情況,開設專欄加強防疫知識宣傳,強化人員密集場所、外來人員管理,每日對辦公場所、食堂等進行通風、消毒,在保證生產經營平穩有序的同時,吉化未發生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
持續開展全員健康體檢,實現體檢率100%,職業病危害檢測率100%。扎實推進EAP(員工心理援助)項目“三年規劃”,在2018年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面向11家試點單位及12家推廣單位,組織14398人參加了心理健康體檢,8800余名員工分75批次參加“安全從心出發”健康服務體驗,心理健康服務熱線累計服務吉化員工及家屬1013人次。
倡導時代文明新風
2019年8月25日,弘揚行業優秀精神暨紀念開展“學吉化”活動30周年座談會在吉化召開。“吉化經驗發展至今,經過一代代的弘揚,已形成了新的內涵,‘嚴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和吉化‘四種精神’交相呼應。”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會上說。
“學吉化”活動,不但沒有隨著時間流逝失去原有的價值,反而在新形勢、新情況、新挑戰面前,彰顯出引領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矢志報國、無私奉獻、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吉化“四種精神”和“嚴細實快”作風歷久彌新。
多年來,吉化繼承優良傳統,大力弘揚以“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樂”精神、“登天”精神為內容的“四種精神”,豐富了“嚴細實快”作風內涵,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形成了吉化文化的輻射力和競爭力。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展望新的一年,吉化將繼續秉承“大企業要有大作為、大企業要擔大責任、大企業要作大貢獻”的信條,在履行國企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中當先行、做主力,扎根吉林、融入吉林、服務吉林,回報家鄉父老,造福美麗江城。(趙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