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層油氣開發、高含硫天然氣凈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開發及應用……長期以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以科技創新驅動高效、高質、安全和綠色發展,為確保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連續走訪了中國石化順北油氣田、元壩氣田和普光氣田三地,通過與相關負責人、技術專家和一線工人交流,發現“科技創新”成為大家異口同聲地“熱詞”,也成為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助推能源開發邁向超深領域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通過科技創新,先后發現了沙參二井、塔河油田和順北油氣田,推動我國能源開發向超深領域邁進。
西北油田是我國剩余油氣資源量最大的盆地。2016年,西北油田宣布順北油氣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所處的順托果勒低隆為油氣勘探有利區,有多條富集成藏的斷裂帶。面對超深的油氣藏,解決了“找得到”的問題,下一步是解決如何“拿到手”。順北油氣田埋藏深、巖石強度大、易漏失易垮塌、超深定向困難等特點成為勘探開發中的難題。例如,順北油氣田資源埋深平均都在7300米以上,最深井接近9000米,這一深度的鉆井技術在國內外都鮮見。
西北油田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管理部部長何偉國向記者表示,近年來,西北油田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專題公關,為順北油氣田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例如,通過掌握侵入體井壁穩定主控因素,來制定優化低密度鉆井液的技術措施;優選聚合物凝膠、竹纖維等堵漏材料,形成隨鉆封堵防漏配方;改變傳統PDC鉆頭破巖方式,創新尖齒與圓齒相結合的破巖工藝,研發出“尖圓齒PDC鉆頭”,并采用“混合鉆頭+高效螺桿”鉆井技術。
目前,順北油氣田鉆井機械鉆速由4.01米/小時提高至7.84米/小時,提高率95.5%,鉆井周期由332.45天縮短至149天,縮短率55.2%。今年2月,順北油氣田順北鷹1井完鉆井深8588米,標志著西北油田已掌握世界先進的超深井鉆井技術,為我國探索超深層油氣資源提供了重要技術儲備。
據了解,西北油田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崔龍兵向記者介紹說,該中心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工人在油氣井邊和油氣井里發明創造,服務企業生產。今年6月,該中心自主研發的二次變徑刮管器成功研制,有效確保了井控安全。該技術分別榮獲2019年集團公司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
驅動高效穩產
今年6月,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其中歌詞“嘉陵江邊迎朝陽,昆侖山下送晚霞”,正是描繪了20世紀50年代石油工人會戰嘉陵江邊,投身祖國石油工業建設的感人畫面。
如今的嘉陵江畔,已建成了世界首個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氣田—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壩氣田,截至今年9月26日,元壩氣田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150億立方米,外輸商品氣125億立方米,生產硫磺116萬噸,持續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輸送優質清潔能源。
掌握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是支撐引領企業發展的關鍵。據元壩氣田有關負責人介紹,元壩氣田屬大型海相氣田,具有超深、高溫、高含硫、多壓力系統、氣水關系復雜等特點,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氣田之一。為此,元壩氣田凈化廠應用了國內首套具有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含硫天然氣凈化工藝包,天然氣總硫回收率達99.8%以上,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天然氣凈化技術國產化。
此外,元壩氣田還首次應用了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其低溫蒸餾站是在國內高含硫氣田采出水資源化利用領域首次應用低溫蒸餾工藝技術的水處理站,年處理能力20萬立方米,可將元壩氣田生產氣井采出水凈化處理合格后全部回用于元壩凈化廠凈化冷卻水系統,實現工業水循環高效利用和工業廢水零排放。
記者了解到,元壩氣田的建成對保障“川氣東送”沿線六省兩市70多個城市清潔能源的長期穩定供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提高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有效緩解了國內天然氣供需矛盾。
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目前,人類正面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全球性問題,在低碳經濟時代,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地位日益突出。記者從中國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了解到,普光氣田自發現至今,堅持安全綠色生產理念,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要求,被評為四川省“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誠信企業”。
據普光氣田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儉介紹,普光氣田作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川氣東送”工程的主供氣源。其開發工程是公認的世界級難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超深高含硫氣田儲層特征及滲流規律復雜、投資風險高;二是高含硫化氫天然氣腐蝕性極強;三是天然氣高含硫化氫和有機硫;四是硫化氫濃度極高。
經過近七年的技術攻關和工業化應用,中國石化創新形成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高效開發技術”成功,實現了普光氣田安全高效開發和工業化應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開發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核心技術的國家。
據介紹,為了安全高效開發,普光氣田自主創新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高產高效開發技術、特大型高含硫氣田腐蝕防護技術、高含硫天然氣特大規模深度凈化技術和特大型高含硫氣田安全控制技術,并自主研制了三種高含硫氣田關鍵管材。形成的理論、技術、標準有效地推動了我國乃至世界天然氣工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普光氣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天然氣綠色能源惠及四川和長江沿線80個城市、數千家企業、近2億人口,擴建翻新全長16.5公里的清-普公路,援建明月江大橋,建成200余公里的公路和5座橋梁,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了保障。據悉,普光氣田投產10年,累計生產井口氣774億立方米,外輸凈化天然氣548億立方米,累計繳納稅費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