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8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發展 >  改革聚焦
國企改革釋放重磅信號 方向明確、三年行動方案將出爐
【添加時間:2019-11-14 】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分享:

  11月12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召開,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工作。


  會議提出,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此外,在會議提出的幾項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


  專家認為,目前國企改革在有些方面存在時間不明確、路線不清晰等問題。此次基本確定了三年行動方案的原則要求以及內容方向。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預計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最遲應該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釋放出什么信號?


  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專家:方案最遲明年上半年公布


  本次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提出,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要落實好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


  著名國企政策研究專家李錦表示,這是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歷史階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新三年國企改革方案,是國企改革的“行動綱領”,值得期待。他認為,按一般規律,預計從現在起到明年兩會前,應該是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重點時期,最遲也應該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記者注意到,會議提出,要從國家整體戰略出發,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要求,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國有企業監管、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強化財務硬約束、削減和規范補貼、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金回報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明確的任務舉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


  李錦表示,這些表述基本確定了三年行動方案的原則要求以及內容方向,體現鮮明的落實目的與意圖。李錦認為,目前國企改革在有些方面存在目標不具體、時間不明確、路線不清晰、具體指標無法量化或無法考核的問題。“比如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怎么量化?過去是50%,現在是70%,到底是剛剛開始,還是已經完成?‘混’的標準、‘改’的標準,要能說清楚,‘放’的標準、‘管’的標準,也應該能說清楚。比如國資監管,什么樣的授權體制才算完成,也得有個可以量化的目標,有個時間表。”


  混改再加碼?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


  此次會議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頭戲”,近期以來不斷加碼,已經取得一定成果。根據國資委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9月份,中央企業各級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超過600戶。按照穿透式統計口徑,截至2018年底中央企業混改企業的數量占比已經達到70%;按照單戶統計,從2013年到2018年期間,中央企業實施混改3359項,引入非公有資本超過9000億元,各省區市實施混改企業超過5000項,引入非公有資本超過6000億元。


  近期也有一系列混改項目進入新階段。其中,11月3日,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華能集團與陜西秦煤實業集團運銷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中國華能引入戰略投資人秦煤運銷公司對華能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增資,目前增資工作已按程序全部完成,原華能瑞金電廠變更為由投資人和原股東共同持股的有限責任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權,并更名為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實際上,近期頂層設計方面的改革方向也越來越清晰。11月8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細化了央企在混改中的具體操作規范,同時明確通過市場化方式推進混改,中央企業“混資本”環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產權市場、股票市場等平臺公開、公平、公正進行。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當前已經出臺了央企混改操作指引,通過產權交易市場掛牌交易,推進央企和地方國企相關混改項目落地。在未來的改革方案中,混改更重要的是混改之后運營機制的轉變。


  周麗莎稱,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要“混”,更重要的是“改”,混改企業要切實轉換經營機制,落實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


  股權激勵將加速?


  91家上市公司已實施,科創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獲支持


  完善激勵機制也是本次會議提出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之一,而此前已有一系列文件不斷推進國有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翁杰明今年9月18日在媒體通氣會上披露的數據,45家中央企業控股的91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實施股權激勵一年以上的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16.7%。24家中央企業所屬科技型子企業的104個激勵方案經集團公司審批后正在實施,激勵對象人均收入增幅達到14.9%。


  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實施股權激勵的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數量和比例仍然存在明顯不足。股權激勵與業績考核相掛鉤是促進企業關注股東回報、實現長期成長、提高收益質量的重要機制,也是國有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多年以來探索出的有效經驗。但是此前業績考核要求過于剛性,也成為了部分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不愿意開展股權激勵嘗試的重要原因。


  11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激勵方式、權益授予數量、授予價格、股權激勵收益分別做出進一步的規范,以加大股權激勵力度。


  《通知》還明確提出,支持中央企業控股科創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原則上按照科創板有關上市規則制定股權激勵計劃,允許將持股5%以上的核心骨干人才納入激勵范圍,支持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允許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低于公平市場價格的50%。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經有四家公司披露了股權激勵計劃,目前尚無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不過,央企國企及子公司是科創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已上市企業中,中國通號為央企,中國電研為央企子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國務院國資委;另外還有西部超導、交控科技、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等公司具有地方國資或央企下屬企業投資。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央企子公司正在上市途中,例如處于提交注冊階段的華潤微電子,其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的中國華潤。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