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關于新時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
【添加時間:2019-10-31 】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分享:

  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強調質量,要求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質量強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服務業發展的有關工作部署,在部署開展服務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后,為促進我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增強服務業競爭力,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制約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部署任務,不斷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服務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期


  服務業比重不斷加大。2018年,我國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69575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分別高出4.1和1.8個百分點,持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占全國GDP比重52.2%,比第二產業高出11.5個百分點。服務業對我國經濟平穩運行持續發揮關鍵作用,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2018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5324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比重62%,同比增長5.5%。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底,服務業就業人員達到35938萬人,比重達到46.3%,成為我國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


  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服務領域深度應用,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制造業不斷分化融合,重構企業價值鏈、產業鏈、產業間價值鏈而實行新興組織形態。新技術的運用提升服務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引導傳統服務企業改造升級,智慧物流、服務外包、醫養結合、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新業態不斷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模式有序發展,不斷拓展消費渠道。


  服務業有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和新動力。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明顯提升。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2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服務出口17658億元,增長14.6%;服務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0%,據測算,我國全年服務進出口規模將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二位。新興服務業具有高知識密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特征,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


  《指導意見》的出臺旨在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努力構建優質高效、布局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質量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場監管總局出臺《指導意見》,部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堅持質量至上、標準規范,實現服務質量水平整體提升。


  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是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根本目的。在質量領域,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產品與高品質服務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質量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比較優勢理論看,我國過去依靠的價格優勢、勞動力優勢,正面臨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相對優勢日益削弱,迫切需要解決質量提升對沖勞動力上升等問題,形成新的比較優勢。這就需要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質量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健全質量治理體系。構建責任清晰、多元參與、依法監管的服務質量治理體系和促進體系,加快形成以質取勝、優勝劣汰的良性發展機制。創新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構建服務業與農業、制造業及服務業不同領域間的融合發展,形成有利于提升中國制造核心競爭力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發揮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組合效應。


  激發質量提升動力。鼓勵企業作出優質服務承諾,推動服務質量信息公開,引導服務企業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公開服務質量信息內容。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和方法,積極運用新理念和新技術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大力弘揚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企業家精神,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培育根植質量文化。對于服務質量提升效果顯著的企業,給予相應激勵政策。


  以提高質量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用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創造出新的服務需求,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服務質量監測評價體系。推動服務業企業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和技術,公開服務質量信息,實施服務質量承諾。制定服務質量監測技術指南等規范,構建模型統一、方法一致、結果可比的服務質量監測體系。加強服務質量監測評價技術機構布局建設,定期通報監測結果,提高服務質量水平。


  建設服務標準化體系。對標國際標準,推動國際國內服務標準接軌,鼓勵社會團體和服務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開展服務標準示范,有助于推動企業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全面實施。


  健全服務認證認可制度。樹立質量標桿,充分發揮服務認證對服務質量“拉高線”作用,加強服務認證技術和規范研究,完善服務業重點領域認證認可制度。進行服務認證示范,推行服務高端品質認證,在健康、教育、金融、電商等領域推進服務認證活動。建立健全第三方服務認證認可制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服務認證。


  塑造服務質量品牌體系。支持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和地方政府開展服務品牌培育和塑造工作,樹立行業標桿和服務典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服務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服務品牌。構建品牌培育和評價標準體系,健全品牌營運管理體系。加大服務品牌保護力度,依法依規查處侵權假冒服務品牌行為。


  高質量監管保障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分析,近年來質量類投訴比重不斷加大,體現出消費升級后,消費者對服務質量關注度提高,對服務質量提升期望值增加。2018年,中央領導在視察市場監管總局時強調“要努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我國產業由中低端躍上中高端”,要用公正監管推動提品質、創品牌。


  推進服務質量社會共治。創新服務質量治理模式,注重社會各方參與,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推進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治理,構建市場主體規范、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消費者參與的服務質量共治格局。健全服務質量監管協同處置機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重大服務質量安全事件,完善服務質量治理體系。


  強化服務質量信用監管。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服務質量監管機制。構建服務質量信用體系,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健全對失信主體的懲戒機制,建立重點服務領域從業人員守信聯合激勵機制,完善服務消費領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機制。


  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重點監管消費者投訴舉報的突出問題或公眾關注的服務等,打造一批放心企業、放心網站、放心商圈和放心景區。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在質量監控、消費維權等方面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樹立消費者至上理念,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放在市場監管的核心位置,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賈玉奎)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