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的誕生和成長,幾乎是與新中國共同進行的。一路櫛風沐雨,與國同夢,中國黃金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奮力投身于偉大實踐,發展成為我國黃金行業的龍頭企業。
1949年至1979年:在朝陽中孕育黃金夢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十分重視黃金工業的發展。中國黃金主要以國家黃金管理機構的形式出現。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成立,主管全國的黃金生產。1965年3月25日,冶金部組建成立中國黃金礦產公司。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是第一個體現黃金礦產專業化管理理念的國家黃金管理機構,負責全國黃金生產、建設工作。
1976年,冶金工業部黃金管理局成立。黃金生產的組織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3年后,9個?。▍^)成立了黃金生產管理機構,我國獨立的黃金工業體系建設開始納入國家的總體規劃之中。
1979年至2002年:在改革開放中茁壯成長
20世紀70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決定引進總投資200億元人民幣的化肥和化纖設備,我國因此面臨巨大的外匯支付壓力。這種情況下,國家把解決難題的希望聚焦于黃金。
1979年,中國黃金總公司成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冶金工業部黃金管理局合署辦公,管理全國的黃金地質勘探、生產建設、科研設計等。當年國家黃金儲備達到78.41億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黃金外匯儲備已可以支付進口設備所需。
1988年,國家黃金管理局成立,中國黃金總公司與其合署辦公。任務是滿足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改變產金地區經濟落后的現狀,增加我國黃金儲備,為國家多創外匯。中國黃金主動將增儲創匯的重任扛在了肩上,為改革開放助力加油。“七五”計劃時期,國家自有外匯年均達50多億美元,其中黃金出口創匯高達30億美元。
由于黃金產品的特殊性,在國家優惠政策多年扶持下的中國黃金工業,長時間保有鮮明的計劃經濟特征。2003年1月,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黃金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的重大轉折點。
2003年至2013年:步入發展壯大“快車道”
進入市場經濟的第一個10年中,中國黃金轉變觀念,努力從行業管理者轉變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搏擊者,走上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之路。
2004年,中國黃金與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云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產權為紐帶,按《公司法》組建的省級黃金公司。此后,中國黃金靈活運用開發基金和勘探基金轉為被并購企業股份的模式,陸續在湖南、貴州等地大力開展資源并購。
2007年,針對原有企業多、小、偏、散和產量低、成本高、競爭力弱的情況,中國黃金陸續規劃和建設了20個大型黃金和有色生產基地。2007年至2012年,中國黃金先后投資建設了烏山項目、甲瑪一期項目,資源并購和生產探礦累計投資超百億元,黃金資源儲量從275噸增加到1758噸,銅資源從125萬噸增加到1097萬噸,鉬資源從20萬噸增加到207萬噸。
引領我國黃金消費升級,是中國黃金重要戰略目標之一。2005年,中國黃金所屬上市公司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極品黃金99999”系列產品首次亮相,以《天工開物》中的“中國古代火法煉金圖”作為設計圖案,彰顯出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率先進入下游產業,經過多年持續發力,中國黃金目前已經逐步成為世界知名的黃金珠寶品牌。
中國黃金始終將改革作為重中之重。為此采取分類施策、因企制宜的辦法,對黑龍江、廣西等地的老企業,實施破產清算;對河南、黑龍江和吉林等省份的企業,進行改制和社會職能移交;對陜西的若干礦權進行重組整合。
2003年8月,中國證券市場“中國黃金第一股”——中金黃金率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精心運作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中金黃金也積極謀劃海外資源和平臺。2010年,中金國際成立,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內地第一家在加拿大和中國香港主板兩地同時上市的礦業公司。
資本運作的“組合拳”頻頻發力,為中國黃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期間,中國黃金研發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氧化提金和原礦焙燒提金兩項重大核心技術,在遼寧丹東和貴州黔西南州創建了兩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示范工程,填補了國內難處理黃金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空白。
中國黃金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形成的《樹立新型資源開發觀,在踐行“黃金為民”中創先爭優》的理論實踐成果入選由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編寫的《全國創先爭優理論研討會論文集》?!犊茖W發展創先進,奮戰高原爭優秀》《中國黃金集團在履行央企責任中創先爭優》《建設生態項目,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新黨群共建模式 踐行為民服務理念》入選中央《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1232、第1552期、第2031期、第2257期。
2014年至今:以全新面貌做強做優做大
2013年,國際金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加上安全環保標準提高、財稅金融政策變化、礦業行業競爭加劇,中國黃金面臨經濟效益滑坡、部分企業資源出現危機、關鍵人才不足、管理基礎不牢、改革創新不足的“五大問題”。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中國黃金實現了黃金資源儲量、精煉金產量、黃金投資產品市場占有率、黃金選冶技術水平、上海黃金交易所綜合類會員實物黃金交易量五項指標國內行業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黃金改革向縱深挺進。2017年,中國黃金成立了董事會,順利完成總部和子企業的公司制改制工作以及組織體系變革工作,建立健全了權責明確、規范運作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耙詰鹇孕蜑橹鞯膹秃闲凸芸亍钡哪J秸谛纬?,特別是總部作為投資控股平臺、板塊公司作為實體經營平臺、板塊所屬企業作為業務執行單元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處僵治困”“壓減”“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扭虧控虧等工作為抓手,持續推進集團公司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取得了良好成效。大力推動中金珠寶“混改”納入“雙百行動試點”,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這個階段也是中國黃金發展轉型突破的時期。以地質科研為引領,21戶企業實施了礦業權拓展,不斷筑牢資源生命線。以穩中求進為根本,2017年礦產金產量突破1噸的企業達到15家,人均勞動生產總值同比提高7.82%,人均創利同比增長35.46%。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為保障,持續降低融資成本、改善資產質量,保障了資金鏈安全。以成本領先為核心,鼓足干勁做好降成本的“減法”、技術創新的“乘法”。2017年克金成本、噸礦成本較預算下降6.9元、3.5元,5年累計增效14.42億元,優化設計節約投資70多億元。率先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主動匯聚“一帶一路”沿線重要資源,在海外尤其是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剛果(布)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搭建相關產業體系,打造黃金產業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閉環,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企業海外形象20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中國黃金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的時期。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成功推出氰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等一批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科技成果和標準規范,參與制定標準的數量占黃金行業標準總數95%以上,建成了國家級研發平臺4個、CNAS認證檢驗檢測中心10個、省級研發平臺15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勞模工作室45個,高新技術企業增至34家。積極參與青藏高原重要礦產資源基地成礦系統深部探測技術與勘查增儲示范、深部金屬礦建井與提升關鍵技術等七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持續提升行業科研水平。聚焦金納米催化材料和微納米銀粉材料等“卡脖子”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同時,這也是中國黃金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的時期。黨建工作有關內容納入了總部和子公司的章程,所屬122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并基本實現“一肩挑”。堅持夯實黨建基礎,實現了兩個“百分之一”強黨建,創造性地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有聚焦的培訓學習。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專項督查機制和科學規范的黨建工作考核體系,堅持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聚焦中央打好三大攻堅戰要求,牢記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持續發力,打造了“黃金”特色的大扶貧格局,定點幫扶的河南省新蔡縣已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2018年7月19日,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調研中央企業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并在中國黃金集團總部主持召開了座談會。中國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等8家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在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
新時代為實現偉大夢想向前邁進
2013年底,黃金價格由漲轉跌,在全球企業求“生存”之際,中國黃金在支撐人民幣國際化、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維度,進行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和探索。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為響應黨和國家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號召,中國黃金堅決響應,登高望遠,重整行裝再出發。
培育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礦山建設成果,所屬湖北三鑫、西藏華泰龍、貴州錦豐、內蒙古烏山等11家企業列入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
嚴守“既開發金山銀山,又保護綠水青山”的環保底線,打造了3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占國內行業入圍企業總數40%,一改過去礦業“污染和落后”的代名詞,蛻變為綠色環保的新型現代化礦山。
正是由于在生產經營質量、技術工藝攻關、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鍥而不舍向前走,中國黃金實現了“打鐵還需自身硬”,2015年9月,由世界黃金協會普通會員擢升為董事會成員,2016年4月,成為首批“上海金”集中定價和提供參考價成員單位。2018年9月,世界黃金協會建立中國委員會,中國黃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同志當選委員會首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