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企改革可謂亮點頗多,許多重要改革跑出了“加速度”,取得突破性進展。距離實現2020年國企改革目標還有一年多,下半年改革將進入關鍵的時間窗口。
授權放權清單出爐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是上半年國企改革的“大手筆”。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隨后在6月份,國資委印發《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下稱《清單》)。
《清單》重點選取了5大類、35項授權放權事項,包括規劃投資與主業管理(8項);產權管理(12項);選人用人(2項);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工資總額管理與中長期激勵(10項);重大財務事項管理(3項)等。這些授權放權內容都是以往改革的熱點、難點與焦點。
改革的關鍵在于落實。《清單》每項授權都務求條件明確、程序細化、權責清晰,確保授權放權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操作。另外,此次授權放權不只停留在企業集團總部,而是務求做到“層層松綁”,把授權放權落實到各級子企業或管理主體上,全面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主要是明晰邊界、理順關系、下放權力,推進董事會建設和經理層任期制的契約化,多措并舉,強化正向激勵。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過去國資委是決策主體,企業是執行主體,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之后,把經營權充分下放,企業擁有了更多自主權,真正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在授權放權清單的第一項:中央企業審批所屬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子企業除外)。
李錦表示,以往需要國資委審批的這類權限,現在企業可以自主審批,這對下半年混改推進將是有力推動。
目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在前三批50家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數量、擴展領域, 確定了第四批試點名單。第四批試點企業共160家,其中,中央企業系統107家,地方企業53家。
周麗莎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混”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改”,通過股權多元化落實現代企業治理機制及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
重組整合再掀熱潮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
上半年國企改革的另一大亮點是重組整合大戲連臺。在2017年8月神華國電合并,輕工集團、中國工藝并入保利之后,央企整合重組就一度“安靜”下來。而今年上半年,整合熱潮再度爆發,接連有中絲劃入保利、“南北船”重組、寶武整合馬鋼、招商局控股遼港集團等等多個重大重組案例。
周麗莎表示,“兩船”重組,主要目的是落實國家戰略,推進專業化重組,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保利集團與中國中絲實施重組,通過產業鏈重組,提高經營效率。
此外,上半年央企重組地方企業的“央地重組”頻繁出現。在7月16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中,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多年以來央地企業的重組一直在進行,既有央企重組地方企業的,也有央企在結構調整過程當中和地方企業合作,把子企業重組到地方企業的。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市場化行為,對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是非常有益的。
李錦認為,央地合作式的重組,是在管理體制上突破,最終是要實現三種目的:圍繞主業做大做強做優,增強全球競爭力;圍繞產業鏈條,優勢互補,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共享;圍繞專業化,推進區域資源整合,減少同質化競爭,提升效率和效益。
彭華崗在前述發布會中表示,未來的重組工作,要更加注重落實國家戰略出發、從國資國企改革全局出發、從推動國民經濟更好發展出發。近期要重點研究推動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業集中度。
李錦認為,未來央企和地方國企專業化、產業化重組將成為趨勢,暫時將主要集中于資源類、競爭類國企。
展望下半年:多個重要領域改革突破值得期待
2015年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這份被稱為新一輪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文件要求,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如今2019年已過半程,距離實現2020年國企改革目標還有一年多時間,下半年的時間窗口非常關鍵。李錦表示,上半年國企改革的特點,一是加快,二是在重要領域有明顯的突破趨勢。下半年則到了“網要收口”的時候,改革要精準計步,把“口”收好。
在前述發布會中,彭華崗表示,下一步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時間窗口,加快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實落地,將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進一步理清黨委(黨組)、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加強董事會建設,讓董事會能夠切實有效地發揮作用。
二是進一步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質量和效果。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注重以“混”促“改”,促進混改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優化激勵約束,真正激發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活力動力。
三是進一步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落實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和授權放權清單,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將授權放權落到實處,提升改革的綜合效應,更好發揮兩類公司的功能。
四是進一步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按照市場競爭的要求,不斷健全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加快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加大正向激勵,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五是進一步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繼續抓好“處僵治困”“去產能”“壓減”等各項工作,建立起長效機制,鞏固瘦身健體成果;穩步推進戰略性重組,大力推動專業化整合,特別是要重視發揮整合以后的協同效應;積極穩妥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和廠辦大集體改革,確保2020年底全面完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任務。
李錦表示,下半年壟斷行業的網運分離、五大發電企業與地方煤企的煤電一體化重組等都值得期待,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有望提速。
周麗莎表示,2019年是國企改革的攻堅之年。無論是從混改角度,還是以管資本為主落實授權經營體制改革,預計國有企業都會在前期試點企業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進而將改革在更大范圍推開。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將改革目標和方向繼續精細化,繼續推動企業市場化主體地位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