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如同體育競技,大伙都在努力奔跑,最后要看誰的速度更快,誰的體能更具優勢。創新的浪潮,奔涌向前。對于裝備制造業技術研發來說,每落后一步,上一秒望其項背,下一秒可能就是望塵莫及。中信重工就是保持了這么一種始終奔跑的姿態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新故相推,日生不滯。2019年中信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俞章法安排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再出發,抓改革落實、強科技創新、促效益提升,力求實現 “離散型制造+連續化生產”并存生態,努力實現黨建和經濟兩個高質量發展。
超級工程 實踐出 “真知”
5月17日,超級工程廣西桂平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工程中有“世界第一門”之稱的船閘下閘首人字門啟動安裝。大藤峽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也是廣西建設 “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關鍵節點和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標志性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灌溉等五大綜合功能,被喻為珠江上的 “三峽工程”。工程主壩體設計為重力壩,可以承受相當于200輛火車頭的水流推力。工程所處的珠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船閘的通航能力為300噸0級,要攔截濤濤江水,需動用超越三峽大壩的 “超級閘門”。而5月17日當日啟動吊裝的就是這個 “世界第一門”。
船閘工程是整個項目中技術含量最高、組織設計最難的關卡工程,也是國內水頭最高的單級船閘。其中,僅船閘閘門門體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及在建水工金屬結構中的最大人字閘門。本次安裝的首節重達160噸,相當于100多輛小汽車的重量,待成功安裝后,將打破三峽工程閘門保持的人字形船閘世界紀錄。
而扛起下閘首人字門這個1295噸 “世界第一門”的底樞 “蘑菇頭”就是中信重工參與研制的。據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相關人員介紹,在這樣的 “超級工程”中,門軸 “蘑菇頭”是關鍵,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底樞蘑菇頭直徑達1.2米,亦是龐然大物,是三峽大壩,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底樞蘑菇頭的1.2倍,是世界上首次以高碳高鉻不銹鋼材質鑄鍛的最大尺寸底樞蘑菇頭。
據了解,大藤峽工程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底樞蘑菇頭直徑1.2米,是三峽閘門的1.2倍,為世界之最,選用高碳高鉻不銹鋼材質鑄鍛,在國內乃至國際均屬首次。由于材料特殊、尺寸大且無成功經驗借鑒,設備制造難度極高。當時,大藤峽公司委托當前行業內鑄鍛經驗較為豐富的廠家連續兩次進行制造,但均以失敗告終,為降低制造失敗風險,提高供貨保證率,確保工程進度,大藤峽公司結合水規總院專家咨詢會意見,及時決策,委托中信重工與其同時鑄鍛,互為備用。
在大藤峽公司總經理楊啟祥率隊前往中信重工協商推進底樞制造事宜后。中信重工深刻認識大藤峽工程的重要意義和底樞蘑菇頭制造對工程工期的重要性,貫徹全局意識,踐行責任擔當,迅速部署落實,將其作為公司 “綠色通道”重點項目,當晚召開研究會分析原廠家底樞蘑菇頭前兩次鑄鍛失敗原因,討論技術難點,提出設備制造方案。
在未拿到合同第一筆付款的情況下,中信重工不等不拖,隔天開始煉鋼,成功制造2個底樞蘑菇頭毛坯。緊密銜接,科學安排,24小時不間斷加工,最終提前33天鑄鍛完成,并以探傷可檢測到6次回波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兩臺尺寸、鑄鍛難度均列世界之首的底樞蘑菇頭,經過中信重工的攻關,順利將半成品件運往船閘人字閘門制造廠家繼續精加工,參與人字門的后續制造,為工程進度如期完成和船閘后期順利運行提供了保障。中信重工在制造過程中采用的電渣重溶技術、大噸位壓力機快速鍛壓技術及合并鑄鍛新技術,有效解決了毛坯內部組織疏松和單個蘑菇頭鑄鍛細長比不夠的技術難題,同時巧妙保證了鍛造材質最優部分分布于蘑菇頭主要受力部位,為國內乃至國際提供了參考借鑒。
新故相推 戰略引領創新
2018年,中信重工保持發展定力,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提質增效,產業新形態雛形初現,改革釋放強勁動力,進一步夯實了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有經營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2018年,中信重工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并啟動了 “三大工程”,“創新工程”便是其一。同時,中信重工又全面調整技術中心的組織架構,做實技術中心,充分發揮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技術中心統領公司技術創新的牽頭作用,營造濃厚的技術創新氛圍。以技術創新為主導,搭建 “五院一中心”的扁平化技術創新架構,主導公司的技術創新工作。
創新是一項永恒的主題,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中信重工將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全面啟動先進裝備及軍民融合科創園,打造成對外合作、招財引資、吸引項目的重要陣地;加速推進工業CT產業落地,為進入民用消費品領域市場提供巨大支撐;全面啟動科佳信規劃,將科佳信打造成為中國超級電容與超級電源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按照中信集團三年既定發展目標,做大做強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和人才隊伍尤其是技術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和引進。
通過持續改革和不斷探索,圍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定位,中信重工確定了“一切以為公司開發新產品為核心,一切以為客戶提供好產品為目標”的創新理念,形成了以技術中心為統領,以 “五院一中心”為具體執行單元,相互協同、共同推進的技術創新體系。
新舟700飛機機頭大部件總裝下線
5月31日,新舟700飛機研制批10001架靜力試驗機機頭大部件在成飛民機完成制造并順利下線,項目研制團隊共同見證了靜力機機頭大部件下線。這是繼5月29日中機身下線后的第二個大部件總裝下線,標志著新舟700飛機研制批大部件總裝制造進入密集下線交付期。
為了確保新舟700靜力試驗機機頭大部件的下線交付,項目研制團隊高度重視,抽調項目、技術、質量、生產等部門的骨干人員組成研制攻堅團隊,精心組織、克服困難,全力推動研制工作,各項目、質量和工程代表駐扎現場跟蹤進展,與生產現場高效協同,全力支持研制工作的順利進行。
靜力試驗機機頭大部件下線儀式上,研制團隊回顧了項目研制歷程,并表示,機頭大部件的順利下線,為新舟700飛機項目后續研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后續將一如既往的高效開展研制工作,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新舟700飛機項目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