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騰訊、中國移動、京東……在近日發布的“2019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15個中國品牌榜上有名,較去年又增加一個。據了解,該榜單由傳播服務集團WPP與品牌資產研究機構凱度根據企業收入、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結合消費者品牌認知調查計算品牌價值。
“該榜單在全球范圍內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今年中國品牌的排名反映出我國品牌正不斷發展壯大、走向世界,這與我國政府和企業抓住品牌這個‘牛鼻子’,高度重視質量與品牌工作分不開。”首都經貿大學中國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品牌智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郭占斌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品牌還應做到“不以榜喜,不以榜悲”,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修煉內功,繼續提升品牌價值。
“含金量”提高
在今年榜單排名第7位的阿里巴巴是最具價值的中國品牌,品牌價值增長16%,達到1312.46億美元。我國另一家電商平臺京東排名第66位,品牌價值為206.09億美元。“80后”與“90后”已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他們更加注重質量,講究品牌消費,這對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它們開始不局限于自身品牌經營與推廣,而是更進一步建構平臺,為品牌尤其是國產品牌發展培育沃土。
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用戶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顯示,京東物流位居前列。“京東致力于以技術創新助力中國優質商品和品牌走向海外。”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目前京東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無人機等領域加緊布局,幫助中國品牌通向全球。2018年京東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121億元,同比增長82.6%。
當下,無處不在的微信掃碼支付、紅包轉賬等為人們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這些便捷功能皆是騰訊自主研發設計的。“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騰訊致力于科技創新,努力將中國制造打造成中國品牌。”騰訊公司知識產權副總裁徐炎介紹,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目前擁有國內外專利1萬余件,已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商標2萬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是首次登榜的品牌,也是榜單上唯一一個“物聯網生態”品牌,品牌價值為162.72億美元。這家成立35年的家電品牌,早在其他企業選擇“貼牌代工”之時,便堅持自主創牌之路。如今的物聯網時代,海爾打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在全球家電領域實現了從追趕到趕超,從趕超到引領的蛻變。
憑借科技創新,中國品牌“含金量”越來越高。“知名品牌的創建與打造,涉及科學技術、文化、管理等諸多因素,需要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以及企業軟實力提升。”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一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品牌的發展規模和成效,已成為衡量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之一。
“新勢力”崛起
除了海爾,滴滴出行、小米、美團也是今年新上榜的中國品牌,相較于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些互聯網新貴作為“后起之秀”,實力不容小覷。
位居第74位的小米,品牌價值達198.05億美元,憑借產品較高性價比和品牌美譽度,吸粉無數,“米粉”遍布全球。今年4月,小米在羅馬尼亞的第一家授權經銷實體店“小米之家”在其首都布加勒斯特開業。據小米財報顯示,小米2018年在國外市場的營收已經達到了700億元,同比增長118.1%,占總營收的40%以上。作為依托互聯網起家和發展的小米早已不是單純的手機制造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曾表示,小米在物聯網領域做了很多年的儲備,目前連接的設備超過了1.3億臺。小米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在今年的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現場,美團歷時3年,研發的“超腦”即時配送系統驚艷亮相,利用大數據力量,挖掘騎手配送軌跡,結合城市布局,合理規劃配送路徑。目前,“超腦”即時配送系統可實現每小時路徑規劃高達29億次,平均0.55毫秒為騎手規劃1次路線,平均配送時長30分鐘以內。既重視內在,又重視顏值的美團,目前正在進行品牌形象升級,包括線上App界面,線下共享單車、充電寶、收款碼等全部變成黃色,達到線上線下曝光視覺化統一,在業界看來,這是美團重視品牌文化的重要舉措。
品牌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馬一德指出,我國企業通過科技研發,促進產業升級,改善產品質量,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從總體來看,我國擁有世界級知名品牌數量仍比較少。”他建議,當前,我國的品牌發展環境日益優化,企業要抓住機遇,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展示中國品牌形象,增強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