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混改加速推進 創新風險抵押式激勵試點
【添加時間:2019-06-12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作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并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中國通號下屬核心企業——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改革進入加速落地實施期。“2019年為公司落實雙百行動的深入年。雙百企業的綜合改革試點正在積極推進,目前已制定了一企一策的改革方案和工作臺賬,正在按計劃穩妥推進。”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副總經理邢毅表示,公司結合業務實際,將擇優選擇意向合作方初步接洽。在戰略投資者的選擇方面,嚴格把控意向投資方的條件、資質,力求雙方戰略發展目標一致。


  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成立于1953年,是中國軌道交通通信信號領域唯一集“標準編制、科研開發、設計咨詢、建設監理、裝備支持、系統集成”為一體的企業,經過6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軌道交通安全控制和信息技術領域為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的領先企業,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為實現鐵路通信方面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智能鐵路、高鐵運維等領域走在全球前列。


  據邢毅介紹,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鐵路智能自動駕駛系統已經順利在京沈高鐵通過試驗,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自動駕駛技術在世界上尚屬空白;此外,公司自主研制的鐵路四電運維系統正在廣鐵岳陽東站開展現場試驗工作。該系統可用于設備狀態監測和維修管理,包括信號設備、電力牽引設備、供電設備和通信設備。


  “為解決關鍵技術的問題,公司正從多個方面發力前沿技術。”邢毅表示,一是在智能化維護方面,開展牽引變電巡檢機器人、信號機房巡檢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究。二是在新系統方面,開展下一代列控系統、聯鎖列控一體化系統、全電子聯鎖等系統級產品的研發。三是在新技術方面,開展一體化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技術、信號產品雷電響應技術、雷擊電磁瞬態耦合技術等前瞻性技術的研發,支撐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戰略。


  邢毅表示,公司將力爭成為全球軌道交通控制技術的領軍者,對標國際一流企業。深化混改打造“航母艦隊”


  “雙百行動使得公司混改加速推進,對企業做活非常有效。但混是方式,改才是重點。”邢毅表示,下一步在推進混改過程中,通過混改引進戰略投資人,實現產業鏈技術的全方位突破,最終達到“航母艦隊”的效果。集團本身是航母,戰略投資則要發揮巡航艦隊的作用,形成合力。


  據介紹,在公司層面,根據“雙百行動”工作方案和混改方向,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資源要素進一步向科技創新集中,并結合業務開展實際,擇優選擇意向合作方初步接洽。在戰略投資者的選擇方面,公司本著高要求、高質量的原則,嚴格把控意向投資方的條件、資質,力求雙方戰略發展目標一致,杜絕國有資產流失。


  此外,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下屬通號粵港澳(廣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通號粵港澳公司”)是公司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符合現代企業管理新模式的樣板工程。據邢毅透露,通號粵港澳公司目前正積極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實施中長期股權激勵等市場化機制,真正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創新發展,對人才的開發培養、激活內生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科研單位,建立健全有競爭力的激勵約束機制已迫在眉睫。


  “公司已在部分項目試點開展風險抵押形式的激勵模式。試點兩個月,員工積極性得到充分激活,人員流失率降低了很多。”據邢毅介紹,項目研發團隊可以選擇將30%至50%的工資用于抵押,同時公司注入同等比例的獎勵基金,科研項目如果按時按量完成,抵押金全部返還,還會結合產品的應用情況獲取抵押金同等的獎勵,否則會根據情況按規定扣除相應比例風險抵押金。


  “通過試點,提高了科研效率,降低了科研經費,減少了管理成本,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科研立項有效性得以增強。”公司技術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還實行日常績效考核與年終績效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對員工日常績效工資與年終績效清算結合績效考核結果進行調整,使績優者工資漲,績劣者工資降,嚴格按照績效考核結果落實收入能升能降的“強激勵、硬約束”機制。


  邢毅透露,下一步將依據混改工作推進情況,結合公司生產經營工作實際,全方位地評估核心員工持股、分紅激勵等不同模式的中長期激勵方式的適用性,逐步探索、建立健全以激發科技、經營人才活力為導向的中長期激勵機制。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