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加快國資國企改革”部分,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2019年是國企改革的攻堅年”。
國有資本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非國有資本有較強活力和創造力——積極穩妥推進國企混改,有利于兩者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夯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微觀基礎。“今年將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的混改試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的數據,意味著2019年國企混改進入批量落地期。
可以看出,國企改革將進入加速度階段,國企混改再次成為改革焦點。以積極態度全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與融合外部資金、人才和管理經驗,釋放國企的經營活力,是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呈現力度加大、步伐加快、領域拓寬的良好態勢,但國企混改不是“一混了之”,也不可能“一混就靈”。同時,在實踐中有的國有企業擔心影響公有制主體地位,有的民營企業則擔心沒有話語權。鑒于此,我們要以積極態度全力推進國企混改,更要以穩妥基調著力放大混改的質量效益。
要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當前國資改革最大特征是與資本市場結合,成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為混改、資產證券化等作鋪墊,這也有助于加大國資監管力度。需要建立國有資產登記備案、科學評估、審計效核、動態監管和公開公示等系列制度,處理好國有企業資產自由裁量、動態監管和備案評估三者之間的關系,嚴厲打擊違規資產評估、違規資產處置、違規資產轉移和弱化逃避資產監管等行為。
要進一步探索國企混改的實現形式。國企混改要發揮國有企業主導作用與規范優勢,以混合所有制為平臺促進資本整合、聚集與增效,激發企業活力。
要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將混改的“物理反應”變成“化學反應”。同時,發揮好黨委會領導作用、董事會決策作用、經理層經營管理作用,實現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同治理。
要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表明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機制出現重大轉變,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進入深度改革階段。國企積極探索與市場接軌的職業經理市場選任制,并完善與之配套的任期制、授權機制、差異薪酬制、中長期激勵機制等相關機制,讓國企混改更具活力。
總而言之,國企混改是雙贏的。既要大膽引進來,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也要積極走出去,鼓勵支持國有資本投資民營企業。國企民企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