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曾經帶領兩家央企順利混改并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的中國建材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來說,他對下一步的混改已然形成成熟的思路。
2月1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國資委官方獲悉,宋志平在2019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表示,混合所有制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給它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既然混合了,它就不同于傳統的國有企業,它也不同于民營企業,它是一個新型的所有制的企業。
同時,搞混合所有制非常重要的是引入市場機制。宋志平在現場說:“我們的改革不是為了混而混,混的目的是想把民營企業,把市場的機制引入到國有企業里來,這才能最后起到混合所有制真正的目的。”
現階段的央企發展非常迅猛,宋志平認為原因在于改革,尤其是這40年的改革使得中國的國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國企是被市場化了的國企,是上市了的國企,是被混合所有制了的國企。
數據統計顯示,現在央企近80%的資產都在混合所有制企業里面,大多數是上市公司。宋志平表示,如果沒有這么多年的改革,沒有這么多年的上市改造,沒有這么多年的混合所有制,就很難有今天央企的發展。
基于此,他認為,央企的發展得益于改革,得益于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一大創舉。大規模做混合所有制的只有中國,因為那是中國的社會制度使然。
他說:“我覺得混合所有制解決了國有經濟和市場融合的這樣一個世界性難題。混合所有制使得國有企業進入市場有了一個成功的載體,解決了國企政企分開的問題,解決了國企和民營企業市場融合競爭的問題,也解決了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僵化的內部機制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混合所有制確確實實是一個好東西,是我國在經濟領域里的一個巨大的制度優勢。”
以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的混改路徑為例,2014年5月,國資委確定了兩家混合所有制試點,選擇了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宋志平曾同時擔任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
他將這兩家企業的特點總結為:第一個特點是都在充分競爭領域里;第二個特點是曾經都是非常弱小的央企;第三個特點就是它們的國有資本都在50%以下,非公資本占到50%以上;第四個特點是兩家企業都是通過混合所有制迅速發展成世界五百強。
宋志平認為,這兩家公司的發展實際上源于混合所有制的推動。如果沒有混合所有制這兩家企業不一定能生存到今天,而今天這兩家企業都是這兩個行業里的領軍企業,這都是通過混合所有制取得的。
對于下一步的混改,宋志平認為,還需解決“認識上的問題”,即混合所有制是用股權說話的,已形成新的公司制,并且是規范的公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