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發展 >  改革聚焦
國企改革“三要三不要”
【添加時間:2019-01-11 】   來源:國企管理 分享:

  國企改革難在統一思想認識

  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國有企業改革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來之后,究竟發展態勢如何呢?總體說,從頂層設計到試點先行,從單項試點到綜合試點,從試點探索到全面開花,正在呈現這樣一個穩步推進的態勢。然而,國企改革應該說是所有改革中情況最復雜、難度最大的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為什么這么難?首先就是思想認識最難統一。因為國有企業改革現在進入到深水區,而且改革的背后實際上是利益結構的再調整,利益的再分配,現在各個方面情況和利益關系太復雜,所以認識統一難度最大,各方面困惑的東西也最多。對國企改革的一些重大問題、基本問題及基本思路,需要有個較統一、較清晰的認識。

  關于本輪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的總體看法,目前社會上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叫穩步推進論,即按照中央制定的統一部署,正在穩步推進,這是主流認識。

  第二種叫速度緩慢論,一些人認為本輪國企改革調子很高,但是速度慢了一點。

  第三種叫操作迷茫論,有人說,國企改革不是今天才開始的,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搞了40年了,過去沒搞頂層設計,可以按照“三個有利于”原則摸索去改,現在搞了頂層設計之后,有的人卻感覺迷茫了、不知道怎么去改了。他們說,一方面要求深層次的產權制度改革、機制的搞活,要求往市場化方向走;另一方面非常強調強化黨的領導,加強國資監督,嚴防國資流失,投資經營追責等,看似行政化管理又在加強。

  之所以會出現后面兩種非主流認識,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人對中央關于本輪深化國有企業的頂層設計沒有完全搞懂悟通,如果準確理解、全面把握了,就不會有那些非主流認識。因此,關于本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央的意圖是什么?中央究竟想干什么?要重點解決什么問題?基本思路是什么?精神實質是什么?如果真正回到初心、回到國企改革的基本出發點,那么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對國企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基本問題的認識也就容易統一了。

  發展混合制所有經濟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發展混合制所有經濟,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和統一認識。比如說什么叫做“混”,誰可以“混”,為什么要“混”,跟誰“混”,用什么方式“混”,誰“混”誰,“混”的風險點在哪,混合怎么運行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統一認識。最基礎的就說概念,現在有一些聲音說,混合所有制是在造新名詞,什么混合所有制,實際上就是股份制!那么股份制與混合所有制是否是一回事,兩者有沒有區別?國有全資企業算不算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算不算混合所有制?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應該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我認為未必真正都是。中石油是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其外部與國家的關系、與出資人的關系,內部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究竟有多大變化?上市成了一個重要的融資渠道,并不能直接判斷其就是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聯通也早就上市了,如果已經是如今所指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那為什么今天還要作為國家層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試點來探索?

  妥善處理實踐中的各種矛盾

  國企改革中有很多矛盾關系需要妥善處理。如市場的決定作用與政府的宏觀調控的關系,堅持國有經濟主導作用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關系,增強企業活力與強化企業監督的關系,特別是黨的全面領導與公司法人治理的關系等,這些矛盾關系理論好講,總體是矛盾的兩個方面要有機結合,但難在實踐中如何找到具體相結合的辦法,這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問題。

比如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兩個一以貫之”的問題。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這在十四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來了,也必須一以貫之。但是,現在不少國有企業實際做法是,企業中不管大事小事,簡單地先上黨委會,黨委會定了之后再上董事會,董事會基本沒有否定權,這樣董事會就成了走程序。如果說董事會成了走程序的機構,我認為這就不太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因為在現代企業制度中,董事會應該是最高的決策機構,最高的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股東大會的日常派出機構就是董事會。作為企業最高的決策機構,最后就成了走程序那就有問題了。因此,如何真正的把“兩個一以貫之”的原則要求在實踐中落地,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重大原則和堅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基本方向相結合的具體實施辦法。

  深化改革要大膽務實向前走

  國企改革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必須盡快推進、取得實效的大課題。根據當前國企改革的緊迫形勢和面臨的重大任務,我認為,當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務必堅持“三要三不要”的方針。

  第一要大改,不要修枝打葉。什么叫大改?大改就是要動根子。就像窗外的樹,上面是枝葉,中間是樹干,底下是樹根,一般的體制管理制度就是枝葉,樹干是運營機制,樹根子是產權制度。這次經濟改革不是修枝打葉,而是要動根子,動產權制度。黨的十九大提出來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重點,第一大重點就是要動根子,動產權結構。產權制度改革怎么改,主要方向是投資主體多元化,不再搞單一的產權結構,要改變純公有、純國有的產權結構,搞多元化,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所以黨的十九大提出來國有企業改革三句話,前面兩句話是改革重點,一個是要深化國企改革,另一個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第二要真改,不要表面文章。改革不能光喊口號、政治表態、做表面文章,要真改,要落地到位,取得實效。當前國企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是深層次的改革,國企改革已不可能孤軍深入,必須有各個方面的配套改革作為支撐。現在,一方面企業要加快改革,另一方面企業的干部人事權、薪酬分配權、投資決策權等沒有松綁到位,怎么去改?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說要引進民營資本,但引進以后還是按國有企業一樣來管,怎么能轉換機制?混改的目的是什么,根本的目的就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如果混改后企業經營機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那混改意義又何在呢?

  第三要快改,不要等待觀望。關于改革的態勢,我覺得頂層設計前后存在兩種態勢。記得在中央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還沒出臺之前,一些地方就有點盲目搶跑勢頭。但是,現在中央的頂層設計早就出臺了,可一些地方一些企業出現了上熱下冷的態勢。新時代,不推進改革就沒有出路,改革越早越主動、越晚越被動。現在國家所有的部門、所有會議、所有的領導都在大喊加快推進改革。中央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們允許改革犯錯誤,有容錯糾錯機制,但是絕對不允許不改革。但是,在中央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基本出臺后,一些地區、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卻還在等待觀望。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能力不足不會改,二是動力不足不愿改,三是擔當不足不敢改。

  為什么要快改,不能再等待觀望?因為留給我們改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提出,到2020年國企改革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只有兩年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為了達到既定目標,國企改革應大膽務實向前走,加快推進開創新局面。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