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就提出了物聯網概念,各種物聯網傳感技術應用不斷涌現。我國在2009年提出“感知中國”,把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開發推向了發展新階段,歷經幾年的“互聯網+”的熱潮沖擊,物聯網稍作平靜。但2015年之后,隨著窄帶蜂窩物聯網、近距離通信、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發展,智慧應用和共享經濟強烈需求,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萬物互聯的要求,物聯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應用話題。對此,新華網獨家專訪了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正偉先生,請他為大家進一步描繪當前的物聯網發展熱點。
新華網:請您先介紹一下產業聯盟是怎樣發展的
王正偉: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于2009年11月1日在中關村成立,聯盟致力于推動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服務政府、促進合作等四大功能作用。聯盟通過搭建關鍵技術及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物聯網技術、產業鏈和市場應用的協同發展;通過協調企業間合作關系、企業與政府間的關系、產業與市場的關系,更好的服務會員,協同創新;在配合政府部門產業調研與政策研究、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基礎之上,承接政府部門的產業促進服務任務;協調與相關聯盟、協會、機構的關系,實現協同創新和跨界創新的目的。
目前聯盟涵蓋了物聯網產業鏈重要核心單位200家,服務于物聯網、智慧城市相關領域企業超2500家,服務范圍由北京市到全國、甚至全球,建立廣泛的了產、學、研、用開放式合作機制。
2012年,聯盟開始舉辦“智慧北京大賽”,歷經五屆,現已發展為全球物聯網大賽,共征集了2000多個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優秀示范應用和解決方案,如今已成為國內智慧城市領域標志性的賽事。
2014年,聯盟積極借助資本推動產業發展,由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和賽伯樂集團共同籌建,一期資金1億元,籌建成立“中關村物聯網產業基金”,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聯盟成立8年來,價值定位已由連接橋梁向信息樞紐轉變,由原來的僅是政府和企業聯系角色,發展成為政府和企業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換樞紐,聯盟正在發揮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助推企業技術業務發展的核心價值作用。
新華網:4月12日聯盟啟動了全球物聯網大賽,當時舉辦的初衷是什么?
王正偉:下一階段的互聯網就是物聯網,中國一定要引領全球物聯網。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定位:15年至16年物聯網處于上漲趨勢,而且海外比國內更熱。2012年我們曾經組織到美國硅谷,準備考察物聯網,可是轉了一大圈之后得出的結論是“硅谷沒有物聯網”。當時回國后,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將在這一輪最新的技術競爭中確定領先的地位!所以,今年搞全球物聯網大賽,也是為了應對新形勢,必須要走國際化、全球化路線。從媒體角度我們呼吁,作為企業、產業不要炒作這些概念,要務實,沒有物聯網就沒有大數據。從技術布局上,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新華網:根據您的研究和觀察,您預測下一階段物聯網發展的方向
王正偉:首先是芯片級的市場,以MEMS為核心的專有芯片,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第二,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提倡新能源車的國家,從新能源車到電動車,再到自動駕駛無人車,以整個車聯網為核心,形成下一階段物聯網的重點環節;三是整體行業應用要圍繞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無疑是物聯網的主戰場,物聯網在各個城市級別中,已輸出大量成熟的解決方案和案例。四是大健康,醫療健康領域一定是物聯網核心的突破點。這里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健康養老,中國未來老齡化社會問題是必須要靠科技手段解決的。養老事業從國家到社會到企業到個人息息相關,一定是靠高科技物聯網的手段解決。第二個層面是個人健康,植入到我們每個人,這個需求量更龐大,物聯網在這個角度與民生的結合最緊密。五是,細分行業,我們認為節能環保是物聯網重要的突破口。怎么解決能源枯竭問題,怎么解決環保問題,我們喝的飲用水,呼吸的空氣,都與人類息息相關,要通過科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
新華網:物聯網對于我們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您認為現階段物聯網存在哪些問題?
王正偉:一是物聯網的安全問題,預測2020年260億終端安全問題怎么解決?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還有大數據的安全問題。
新華網:今年聯盟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是怎樣定位的?
王正偉:我認為,物聯網還有一個重要的主戰場,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工業物聯網也是我們聯盟的一個重點方向。國家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從實體經濟角度講,中國的智能制造必定圍繞大工業大制造,是國家的命脈。所以今年我們聯盟成立工業制造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在這方面想辦法怎么提升,我們與幾個重點工業城市做相應布局,這也是我們聯盟近期的幾個核心的工作。我們發起全球物聯網大賽,也是有意識的從這些角度做些互動,另外也想把好的產品以及基礎服務,和國內企業能進一步結合,大賽的本質更多的是作為資源對接、交流的平臺。
2017年,聯盟將以全球物聯網大賽作為新的抓手,將致力于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動物聯網產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