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通過電商、新零售、支付、物流等大數據及就業指數、云棲指數,全方位展現2017年全國各省份的數字經濟發展活力。對于老字號豐富的北京而言,電商幫助老字號企業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數據價值也凸顯,助力零售和光伏等傳統行業實現產業升級。從區域經濟角度看,報告首次披露了各省份的電商就業成果。以10省份為例,阿里平臺直接創造的交易型就業(不含物流、電商服務業等支撐型就業)分別達到:廣東省283萬,浙江省172萬,江蘇省112萬,上海市89萬,北京市63萬,山東省61萬,福建省58萬,河北省42萬,河南省36萬,湖北省28萬。
老字號搭上新零售,過半已入駐天貓
老字號經歷時間淘洗,但也面臨如何獲取年輕用戶的增長難題,擁抱新零售,老字號不僅在線上煥發第二春,也實現了國際化。
“我們的線下客群主要是中老年用戶,從業務角度考慮希望多接觸年輕消費者。”稻香村銷售部副部長田昆稱,伴隨著市場的增長,以及銷售規模的擴大,稻香村線上銷售額及其增速十分可觀,2017年銷售額增幅約為200%。
通過新零售,老字號更好地獲取了年輕用戶。
“線下消費者年齡段集中在45歲到70歲。”田昆稱,線上消費者的增長讓稻香村觸及了越來越多18-30歲的年輕消費者。除了覆蓋了更多的用戶,立足于華北的稻香村還引起了南方消費者的注意,田昆介紹,稻香村以往的銷售區域集中在華北地區,而在線上訂單中能夠明顯看到品嘗稻香村糕點的浙江、廣東消費者數量正在增長。
吳裕泰線上業務負責人陳橋稱,吳裕泰是個典型的區域性老字號,線下門店集中在北京地區,而線上80%以上的訂單都是非北京地區訂單。線上渠道讓喜愛北京文化產品的外地消費者以及離開北京的本地消費者能夠購買吳裕泰產品,“這對品牌的全國擴展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百花、信遠齋、三元,不少北京老字號品牌和本地品牌,正在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國際市場。天貓超市運營總監邵雄稱,“玻璃瓶的信遠齋酸梅湯在天貓超市香港站的銷售量達到可口可樂的3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電商與新零售業態的能力正在激發更多“老字號”的活力讓老字號走向“家常化”。
北京地區作為老字號密集地區,更是新零售轉型的前沿陣地。
阿里巴巴副總裁靖捷介紹,現在全國范圍內共有1200多個經商務部認證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其中超過600個已入駐天貓平臺。在北京市117個老字號品牌中,超過50%已入駐天貓。
去年9月19日,天貓開啟了扶植老字號的“天字號”計劃之后,大批老字號品牌云集響應,一批品牌的銷量也獲得了80%以上的迅猛增長。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00個“中華老字號”品牌已進駐天貓。在“天字號”計劃的推動下,未來將有更多老字號在天貓煥發青春,從地域品牌逐漸走向國民品牌。
數據發力,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對于老字號品牌而言,走向線上不僅意味著渠道,更是品牌運營的新陣地。
來自稻香村的田昆就感受到了數據的力量。
“用戶留言和訂單數據對產品的改進和運營很有參考價值,”田昆稱,在2017年,稻香村就基于數據反映的用戶需求進行了商品的定制化銷售,基于包括口味、包裝和規格等方面推出深度定制商品,推出了粽子、元宵等速凍產品,并取得了可觀的銷售成績。
“線上用戶留言和訂單數據對產品的改進和運營很有參考價值,”田昆稱,在2017年,稻香村利用線上大數據沉淀,反推消費者需求,提高消費者對產品及包裝的滿意度,做到線上、線下集聚融合。
伴隨著電商平臺走向全國的稻香村也在重構供應鏈條。田昆介紹,食品的特點就是需要新鮮,所以要求運輸半徑盡量縮短。從這一點考慮,稻香村將使目前在全國擁有的9家公司、7個大型生產加工中心資源整合,為全國一盤棋整體經營提供保障。
不僅零售業,傳統制造業也在互聯網賦能下進行更深的流程改造。
2016年8月,ET開始入駐國內大型能源巨頭協鑫光伏的切片生產車間。光伏切片生產有著十分精密的工藝流程:一根僅0.1mm粗細的鋼線不斷摩擦硅錠,最終切出一片片僅0.2mm厚的硅片。
車間的濕度、溫度、砂漿上下部溫度、導輪上下部溫度等上千個參數在實時影響著生產。如此復雜的生產環境下,人工經驗很難100%地保障產品質量。ET工作的第一步,是將標準化車間所有端口的數據傳入工業大腦,隨后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所有關聯參數進行深度學習計算,精準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參數,并搭建參數曲線,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測和控制變量。
目前,通過ET工業大腦的幫助,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已經提升1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成為首個“中國智造1%”的威力范本。
2016年4月26日,在云棲大會南京峰會上,天合光能宣布引入阿里云ET工業大腦,用于尋找更優生產工藝,以提升電池片光電轉化率。ET工業大腦進入天合光能后,會對上億條的生產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在上萬個生產參數中尋找到最佳生產模型。
光伏發電與燃煤發電相比,綠色、環保、無污染,但因成本高,一直沒能在國內大規模應用。提高光電轉換率可以降低成本。據測算,光電轉換效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每度電成本就可降低5%-7%。
創造新崗位,首次披露十大電商就業省份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穩增長的重要目的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圍繞改善民生來擴大消費,又要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此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創造更多新崗位、培育就業新增長點。
報告顯示,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互聯網企業作為新經濟新動能的代表,發展勢頭強勁,帶動了千萬人就業。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截至2016年底測算,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個就業,其中僅交易型就業(不含物流、電商服務業等支撐型就業)就已達到1154萬。
報告首次披露了各省份的電商就業成果。以10省份為例,阿里平臺直接創造的交易型就業(不含物流、電商服務業等支撐型就業)分別達到:廣東省283萬,浙江省172萬,江蘇省112萬,上海市89萬,北京市63萬,山東省61萬,福建省58萬,河北省42萬,河南省36萬,湖北省28萬。與此同時,圍繞電商產業鏈衍生出的新“物種”新職業不斷壯大,創造了更多就業形態。
報告分析,在各地互聯網經濟長尾效應下,特色買賣、細分產業層出不窮,就業正從工業時代的千人一面,到數字經濟千人千面。總體看來,各省份發展互聯網新經濟體所搭建的科技與商業,正轉變為對當地創業就業的賦能,有力支撐著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就業,并正在被廣泛提倡和推廣開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副主任毛日昇表示,依托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新零售模式,不僅有效帶動了沿海地區消費的快速增長,同樣有效地釋放了內陸地區的消費需求,成為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新零售模式將對農村地區傳統的生產和物流渠道產生較大影響,也為農民收入增長創造了機會。
“報告”指出,互聯網新經濟的普及、智慧物流的建設,為欠發達區域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全國物流時效同比提升最快的十個省份依次為貴州、四川、廣西、湖北、云南、重慶、黑龍江、江西、吉林和陜西。對照電商交易排行榜可以看出,10個物流時效提升最快的省份,在2017年的電商銷售金額和電商消費金額也在快速增長,比如陜西的銷售增速和消費增速分別達到38%和30%。(記者 劉素宏 楊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