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產權 >  戰略研究
下好知識產權運用的“先手棋”
【添加時間:2017-10-17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分享:
  嫦娥奔月,蛟龍下海;復興號跑出“中國速度”,“太湖之光”閃耀世界超算舞臺……5年來,一項項重大科技工程擦亮“中國名片”。這些創新成果井噴的背后,是知識產權綜合運用迸發出不竭動力的寫照。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解決的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的一席話表明,知識產權運用是發揮知識產權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知識產權工作的目的所在。
  黨的十八以來,《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等系列文件逐一出臺;完善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搭建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平臺、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等各類工作抓緊落實。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攀枝花”“頂梁柱”。
  體制機制是根本。長期以來,科研成果閑置率高、轉化率低是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面臨的問題。據統計,2016年我國高校失效專利總量近6.8萬件,有些專利甚至在獲權后就不再維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缺少科研成果專利轉化的激勵政策,科研團隊不能或較少能夠共享轉化收益。
  針對這一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權益分配機制。特別是2015年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為科研成果專利化、專利成果產業化提供了制度保障。部分高校規定將不低于70%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凈收益劃歸成果完成人或科研團隊所有,作為獎勵和再研究基金。還有不少高校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特色政策:同濟大學對教師申請的專利或其他科技成果開展評估,對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科技成果對外進行重點推介;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打造“人才、技術、資本、服務”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直接孵化160多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創業公司,企業市值累計超過120億元。
  運營體系是保障。我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不暢,不僅體制上有所缺陷,平臺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自201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財政部以市場化方式,積極推進“平臺+機構+資本+產業”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蘇州、寧波等8個城市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北京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總平臺、西安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臺和珠海金融創新特色試點平臺均投入運行。同時,還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重點扶持了20家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引導10個省份設立了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首期募集資金達到40多億元,支持4個省份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產業發展、金融資本的有機融合。
  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是支撐。產業強則國家強,產業興則國家興。五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結合“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實施,通過深入實施專利導航、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等措施,大力促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
  一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托自身信息和人才等優勢,在全國17個園區、13個行業協會和115家企業開展了專利導航試點工作。通過對相關產業專利數據信息的挖掘、分析,幫助企業了解掌握相關產業專利布局和市場競爭態勢,明晰發展方向,主動規避風險,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另一方面,在各方面共同推動下,有關企業和行業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國家戰略性新興領域,已組建91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這些聯盟通過專利研發、收購、許可,實現全產業鏈完善的專利布局,保障并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此外,加入聯盟的企業之間對于自身擁有的知識產權也可通過交叉許可、共享資源等方式深化合作,降低研發成本。
  據2016年發布的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目錄和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0-2014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合計達到26.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0%,年均實際增長16.6%,專利密集型產業正加快成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