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黨建 >  黨建工作
福建惠安縣:“四重工作法”助力非公黨建
【添加時間:2015-03-23 】   來源:黨建網 分享:
  福建省惠安縣地處東南沿海,非公有制經濟占比較大、發展較好。近年來,惠安縣主動適應經濟、產業發展新趨勢,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推行“四重工作法”,即組建重覆蓋、教育重疏導、管理重機制、活動重實效,著力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助推非公企業實現“黨建強、發展好”目標。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70.92億元,同比增長18.7%。
 
  組建重覆蓋。一是創新模式拓建。在跨地區發展的非公企業,探索“1+X”黨組織設置模式(1即核心黨組織,X即若干按區域或項目設置的下級黨組織),做到市場拓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延伸到哪里。如閩南建筑公司黨支部升格為黨委,在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市場板塊設立區域黨支部6個,在項目(工地)設立臨時黨支部、黨員服務站、黨小組,讓“紅旗飄揚在每個工地上”。二是產業鏈上統建。圍繞建筑、雕藝等集聚度較高的特色產業,依托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抓好統籌組建,實行黨建與業務雙重指導。如縣公用事業與建筑管理局黨委統籌管理惠一建、惠建發等11家建筑公司黨支部;螺陽鎮后田村成立鞋業公會,并組建鞋城聯合黨支部,覆蓋50多家鞋企。三是靈活方式聯建。針對僅有個別黨員、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規模以下非公企業,靈活采取聯合組建、區域聯建等辦法,不斷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如依托鄉鎮黨委或鄉鎮企業服務中心設立非公企業聯合支部11個,在村黨委或黨總支下設非公企業聯合支部32個。目前,全縣已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361個(黨委6個、黨支部355個),覆蓋企業761家,覆蓋率達75.8%,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100%。
 
  教育重疏導。一是強化業主思想引導。通過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建立黨企互動機制、引導企業業主向黨組織靠攏等方式,結合社會職務安排推薦、評先評優推選等工作,爭取企業業主對黨建工作的支持。如華總箱包公司業主潘雄輝作為新社會階層代表入黨,積極履行黨員義務,配合各級黨組織開展工作,2011年被選為縣黨代表。目前,全縣共有黨員業主137人,其中兼任企業黨組織書記58人、擔任縣級及以上“兩代表一委員”20人。二是強化干部能力培養。將非公企業黨務干部納入全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依托“干部學堂”、“大眾講壇”等平臺,通過專題講座、送學上門、實地考察等形式,提高黨務干部履職能力。今年來,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非公企業黨建的新要求,先后舉辦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培訓等3場次,培訓黨務干部526人次。三是強化黨員素質提升。堅持“三個培養”(即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業務骨干培養成中層以上干部),搭建“兩個平臺”(即線上黨員教育平臺和線下黨員活動平臺),豐富黨員教育手段,提升黨員素質能力。全縣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普遍設立黨員活動室,其中達利、雀氏等公司達到200平方米;奇達利公司黨委開通黨員網站,建立黨員QQ群,方便外出黨員學習溝通,去年來征集意見建議298條。
 
  管理重機制。一是運行有規范。著眼于強化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頂層設計”,建立非公黨建工作聯席會議、黨員領導干部掛鉤聯系、基層黨組織書記專項述職等制度,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規定》,從組織設置、主要職責、作用發揮等7方面對非公企業黨組織“標準配置”作出明確規定,著力提升非公黨建規范化水平。二是干事有力量。完善非公企業黨務干部選用機制,探索面向全國招聘專職黨務干部,采取黨員推薦、業主舉薦相結合的辦法,選優配強企業黨組織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并通過企業內聘、社會招聘、機關選聘等方式,選聘首批14名非公企業黨務干部。同時,從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分2批選派28名精通黨務、熟悉經濟的干部到企業開展為期2年的掛職服務,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三是經費有保障。落實“3+2”黨建經費保障機制,即對新組建的非公企業黨組織,由縣黨建經費、縣管黨費、鄉鎮黨委各補助1000元共3000元;對已建黨組織的企業,每年由縣財政提供2000元活動經費補助,近年來縣財政先后下撥非公企業黨建專項補助經費310多萬元。拓寬經費保障渠道,引導、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如豪翔石業公司每年列支黨建工作經費3萬多元,支持公司黨支部開展活動。
 
  活動重實效。一是增強企業黨建活力。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貼近實際靈活開展班組黨課、三分鐘黨課、結對互學等“微活動”,凸顯黨建活動實效。如輞川鎮在盈源集團黨支部設立“非公黨校”,每月定期舉辦1次專題黨課,組織全鎮70多名非公企業黨員參與學習;聚龍小鎮黨支部利用業余時間,以黨小組為單位開展“群眾路線大家談”活動。二是助推企業科學發展。通過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參與技術創新。如全縣各建筑企業黨員積極參與技術攻關,近年來共創魯班獎2項、全國優質工程獎4項,國家級工法3部、省級工法21部,獲普通專利28項、發明專利12項。注重發揮企業黨組織引才育才優勢,在引進高端人才、推動校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如歸真堂藥業、閩南建筑公司分別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全縣建立實踐基地、研發中心等校企合作平臺39個。三是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堅持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核心價值培育,統籌工、青、婦等黨群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豐富黨員群眾業余生活。如達派公司黨支部引導企業投入80多萬元改善文體設施等,定期舉辦員工活動,著力打造企業團隊精神。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引導企業自覺承擔誠信經營、安全生產、扶貧濟困等社會責任,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如達利集團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贈超5億元。近年來,全縣共創國家AAA級安全文明誠信工地6項、省級文明工地等136項;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縣建筑企業回鄉繳納所得稅2.79億元,同比增長43.1%。(福建省惠安縣委組織部供稿)(責任編輯:王仁鋒)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