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中共晉中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委員會以建設服務型非公黨組織為目標,積極探索出了一條適合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之路。據悉,繼山西省集中組織建設現場會召開之后,晉中率先提前實現了“兩個全覆蓋”。非公黨組織由集中組建初期的330個增加到 1718個;黨員登記數由15345名增加到16689名。在此基礎上,該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促進“兩個作用”發揮上,狠抓了服務型非公黨組織建設。
面對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服務型政黨的要求,“非公黨建服務”成為適應形勢發展、順應企業要求、呼應職工期盼的必然選擇。因此,抓好“三支隊伍”,提升服務能力,把黨的人才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服務主體是黨的干部和黨員,建立了黨建人才庫,共儲備干部1242名,通過“兩推一選”選派書記857名,從黨建指導員中選派112名,公開招聘11名;推行了黨組織書記初任培訓、集中輪訓和專題培訓制度;組建了區域性或行業性黨建聯盟,擴展了工作平臺;命名了15個特色黨建工作法,成立了由優秀書記、學者組成的“非公黨建專家團”,形成了黨組織書記選拔培養-組織培訓-工作互動-紅色品牌引領的動態性、專業化管理。
同時,中共晉中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委員會在黨員納新時嚴字當頭,用合適的方法,激活“紅細胞”。特別在黨員教育中創新方式,搭建了遠程教育學習、短信微信互動等平臺,樹立黨員意識,注重情感親近,雙向互動。黨建工作指導員從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選派。全市工商機關選派1031名,他們在指導企業非公黨建中提升了政策把握和組織協調能力,使非公黨建和市場監管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據中共晉中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馮雨平介紹,晉中非公黨建工作主推“三類活動”,展現服務效果,把黨的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一是開展服務員工促團結的“暖心”活動。通過談心交心、黨員職工結對子等方式關注員工需求、關心員工成長、關愛員工身心健康。部分非公企業黨委成立“職工之家”,為職工解決“煩心事”,設立困難職工救助資金,幫扶有困難的職工。二是開展服務企業促發展的“紅心”活動,建立健全了黨組織參與決策、黨員群眾建言獻策等制度。地厚建安集團黨支部還制定了《職工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三是開展服務社會促和諧的“愛心”活動,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黨組織和黨員的必修課。把先敬業奉獻再遞交申請作為原則貫徹下來,把宣誓前做一件好事作為慣例堅持下來。
目前,強化非公黨建工作的服務功能,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管理優勢已經成為全國非公黨建工作的重心。山西晉中市創新的多措并舉打造服務型非公黨組織,完善非公企業黨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黨建工作指導站等方面的建設,得到當地群眾與企業職工的充分肯定,進一步以黨建工作促進了當地非公企業經濟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