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
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首 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政策法規
改革發展
研究工作
會員專區
對外交流
工作動態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信用建設
>
信用研究
如何看待征信立法中不良信用記錄保留問題
【添加時間:2015-04-07 】 來源: 分享: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就征信管理條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其中,有關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期設定等內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征信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征信機構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已超過5年的個人不良信用記錄,以及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超過7年的個人犯罪記錄。
這是國家首次明確提出負面信用記錄保留期問題。此前,負面信用記錄該保留多久一直讓很多人心存狐疑,人們擔心,擁有一次不良信用記錄是否會影響終身。
“這條規定相當于對負面信用記錄設定了5年和7年的保留期,超過保留期限,負面信息就將在個人信用報告中被刪除,這是參照國際慣例的一種做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一方面國家必須對不良信用行為予以打擊,另一方面,不能因為信用主體有了一次不良信用行為,就要其一輩子背負后果,這樣的規定是對信息主體的保護。
央行有關人士表示,今后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建設。規范信用評級業務行為,扶持國內評級業的發展。確保數據質量和系統穩定運行,同時改進服務,提供多種版本的信用報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