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應被視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系統工程中的一項標志性“建筑”。在這樣的重大布局下,政府公信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在快車道上持續加速,整個社會的信用水平也將更上層樓。
政務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工作包括信用記錄、獎懲措施和信用維護三方面,《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政務信用管理體系”對此均有體現。其中,最關鍵的內容應為建立政務領域失信記錄和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其一,政務領域失信記錄應是已發生的客觀事實,而不是存在爭議的主觀判斷?!兑庖姟分赋?,“將各級人民政府和公務員在履職過程中,因違法違規、失信違約被司法判決、行政處罰、紀律處分、問責處理等信息納入政務失信記錄”,這就將失信記錄限定在已發生、已經認定的事實范圍內。同時,《意見》提出探索構建廣泛有效的政務誠信監督體系,建立政務誠信專項督導、橫向政務誠信監督、社會監督和第三方機構評估等機制,這也有助于拓展失信信息來源,部分信息經核實裁定后,可視情況納入政務失信記錄。通過“更多只眼睛”盯緊政務失信行為,能夠提供更豐富和更多元化的信用信息,也有利于后續信用維護工作。
其二,失信懲戒應依法依規,同時注重更廣泛應用信用評價結果。目前對政務失信行為的懲戒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各類榮譽評選資格或撤銷已有獎勵等,這些在《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文件中均有明確規定,屬于依法依規對相關信用信息進一步貫徹落實的情況?!兑庖姟芬蔡岢?ldquo;在改革試點、項目投資、社會管理等政策領域和績效考核中應用政務誠信評價結果”。這還主要是在政府職能范圍內的應用。基于政務誠信評價結果,社會各個主體在各個事項上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不同程度的應用,實際上,對失信記錄和信用評價結果如何使用,是由使用主體自行確定的,如有相關主體基于政務誠信評價結果采取了相關限制性措施,也應予以支持。
政務誠信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但需要狠抓幾個重點領域作為突破口,從而由點到面、綱舉目張?!兑庖姟诽岢隽肆笾攸c領域,分別是政府采購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招標投標領域、招商引資領域、地方政府債務領域、街道和鄉鎮政務??梢钥闯?,這六大領域是政府職能范圍內最易發生違法違規失信行為的領域,也是與社會各界關聯最大的領域。
——在政府采購領域,以往更強調對政府采購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等進行信用狀況考察,《意見》針對政府部門一方同樣強化信用記錄和評價,要求“建立政府采購方面的政務誠信責任制,加強對采購人在項目履約驗收環節信用情況的監督”。
——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政府部門比較容易出現的失信行為包括“新官不理舊賬”、隨意調整合同約定條款、拖欠款項等,導致社會資本方在參與PPP項目時顧慮重重、望而卻步?!兑庖姟诽岢鲆⒄蜕鐣Y本合作失信違約記錄,強調要對政府方責任人進行項目全流程階段的信用記錄和評價。這一舉措通過信用約束進一步強化了政府方在PPP項目執行中的責任,有助于減少社會資本方對政府方失信行為的擔心,從而激發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項目中去。
——在招標投標領域,招標投標過程中政府部門和相關負責人可能會出現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違法違規行為,影響公平正義,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兑庖姟窂娬{了信用評價及信用結果應用和信息公開公示兩點。不僅要將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納入信用記錄并公開、共享,而且還要建立一套招標投標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體系。此后信用評價報告將成為戴在相關部門及責任人頭上的“緊箍咒”,約束他們時時處處小心謹慎、依法依規進行操作,努力增強招投標的公開、公正、公平性。
——在招商引資領域,以特惠條件招來引來之后,“關門打狗”現象屢見不鮮,社會對此頗有微詞。《意見》提出各地要嚴格依法依規出臺優惠政策,要認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協議,不得以政府換屆、相關責任人更替等理由毀約。即使確有必要變更,也應依規進行。這些要求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并且相關失信行為一定會體現在政務失信記錄和政務誠信監督事項中。考慮到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招商引資熱度已有所減弱,這些措施將更容易落到實處,各地招商引資活動將步入更加規范的軌道。
——在地方政府債務領域,在近些年處置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規范地方舉債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基礎上,《意見》提出要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信用評級制度。信用評級制度本是市場化行為,通過對履約能力、履約意愿等一系列維度進行綜合評價給出信用評級,從而匹配更適宜定價和進行風險控制操作。在地方政府舉債中引入這一制度,勢必會大大增強地方政府舉債行為更符合現代市場的風險收益規則,防控重大風險發生。
——在街道和鄉鎮政務領域,《意見》突出強調了公開承諾制度,就是要把該做到的亮出來,讓人民群眾監督檢查是否真的做到了。街道和鄉鎮是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層部門,是把各項公共服務和優惠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尺”,“守信踐諾”的意義就體現在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各個事項上。政府的公信力到底怎樣,最后還是要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因而把街道和鄉鎮的政務誠信建設作為重點領域非常必要,也能夠取得覆蓋面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