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4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企“雙創”工作要持續發揮領頭羊和主力軍作用。央企的重要責任是補短板,通過創新驅動戰略,解決在科技、管理等領域存在的空白和不足,由學跑、跟跑向領跑邁進,培育國際一流企業。
徐福順說,中央企業的重點任務不是賺多少利潤,而是解決目前各領域存在的空白和短板,比如特種材料,以及5G的前期工作等,都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拓展。
數據表明,目前中央企業研發投入超過了全國研發投入總額的四分之一。在國家科技獎勵中,中央企業獲得科技獎項占獲獎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央企業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涌現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訊以及國產航母和大飛機等,都具有標志性的世界水平。
與此同時,中央企業已經搭建了眾多各類“雙創”平臺,有效匯集了社會創新資源,帶動了社會的創新,真正起到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總體帶動了社會就業超過600萬人。
日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門下發通知,推動中央單位在不增加中央財政負擔的前提下,深度參與所在地區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努力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取得實質性突破。
其中明確表示,允許中央企業所屬單位強化創新導向的考核與激勵,建立創新驅動導向評價體系,分類實施以增強創新能力和實施重點項目為核心的任期創新轉型專項評價。在中央企業所屬單位實施重大創新工程和項目容錯糾錯機制,引入股權激勵等創新導向的中長期激勵方式,充分調動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管理、技術骨干等核心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等。
對于央企如何持續推進在創新方面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徐福順表示,為推進央企創新,國資委成立了中央企業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了九條針對國資委機關的措施,以給中央企業創新創造環境、創造條件。同時,國資委還設立了中央企業國創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投向航天、核能、高鐵、3D打印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加快突破產業發展短板。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