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消防救援重視度提高,不少企業開始向消防領域進軍。日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三一集團董事長梁林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在消防車領域中小企業居多,技術水平較低,難以達到高精尖的技術。工程機械類企業轉型做消防車有一定技術優勢,但由于產品性質不同,完全靠代理商的營銷模式在消防車領域行不通,企業在產品營銷方面仍面臨考驗。
營銷模式挑戰
在第十七屆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中,三一重工發布的新品——63米曲臂消防車是目前世界上曲臂消防車中的最長紀錄。
梁林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一重工由于多年從事工程機械制造業務,在產品技術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由于產品性質不同,完全靠代理商的營銷模式在消防車領域行不通,企業在產品營銷方面仍面臨考驗。
據梁林河介紹,通過與北京市消防局合作,目前三一重工新研發的63米曲臂消防車被預訂10臺。“工程機械的采購主體和營銷模式與消防車存在很大差異,以前的工程器械主要是靠代理商銷售,而消防車則主要靠直銷,包括與政府建立合作關系等形式,這對企業來說是新的挑戰。”梁林河說。據了解,三一重工始創于1989年,主業是以“工程”為主體的裝備制造業,主導產品為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筑路機械、石油裝備等。在國內擁有六大產業基地,海外四大研發和制造基地,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資質門檻提高
在過去的幾年里,大量企業試圖搶占消防車領域,但由于技術瓶頸和營銷障礙,消防車企業一直呈現孝散、亂的特點,一直沒有領軍企業出現。而與其他行業不同,生產消防車必須獲取資質,難以獲取資質也就成為阻礙企業進軍消防車行業的重要因素。
梁林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三一重工2015年開始從事消防車的生產和研發,并進入市常國家已經有五年沒有給任何企業批過相關資質。國家控制消防車資質的批準,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控制消防車企業扎堆。目前,消防車企業數量雖多,生產效率卻參差不齊,部分消防車利用率很低。“目前中國有幾百家生產消防車的企業,而最小的企業一年僅生產2臺消防車。“以前生產消防車的都是一些外資品牌,自從外資品牌不免稅后,國內企業有了更多機會。”梁林河說。
智能消防成趨勢
在互聯網經濟下,消防領域也開始向智能化發展。由于天津火災等消防事故的發生,國家越來越重視消防事業,這也對消防設備的調度、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優勢,打造智能消防平臺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三一重工建立的“消防智能云平臺”集合了多家企業的民用搶險救援設備,能根據消防事故的發生對消防設備、資源進行調度。三一消防智能云平臺除了可以查看事故發生地周圍有哪些設防設備,從而進行調度外,還提供了智能提醒功能,對每一個設備的維護保養時間進行提示。此外,消防力量部署、快速路徑救援、移動智慧決策、裝備實時監控、單兵偵測回傳等功能都被納入到系統中,梁林河表示,日后這個平臺將努力引入所有的消防救援設備,構建完整的救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