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熱門搜索:
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首 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政策法規
改革發展
研究工作
會員專區
對外交流
工作動態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的通知》解讀
【添加時間:2015-07-22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分享:
為貫徹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探索建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F就開展試點有關精神解讀如下:
一、開展試點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核心是通過引導產品生產者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激勵生產者推行產品源頭控制、綠色生產,從而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是國際上普遍采納、有效推動電器電子產品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兼具資源性與環境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如回收處理不規范,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和傷害。同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的鐵、銅、鋁、塑料及稀貴金屬等再生資源,對其規范回收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可有效解決我國資源與環境的瓶頸問題。
發達國家和地區于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相繼通過生態設計和回收處理等相關立法,建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歐盟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限制電子電氣設備中某些有害物質使用指令(簡稱RoHS指令)及日本的《家電回收利用法》等均對生產者責任延伸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于2009年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建立了由生產者繳納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基金制度是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重要內容,但實施模式較為單一。
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是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管理制度的重要配套措施,是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重要基礎。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對提升生產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提供更多生態產品,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試點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本次試點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為主體,以廢舊產品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探索適合不同電器電子產品特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方式,完善相關標準規范體系為建立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奠定基礎。
一是以生產者為主體。生產者在電器電子產品生態設計、綠色生產、回收、再制造和資源化利用等環節具有主導的作用。圍繞行業基礎較好、代表性強和示范作用大的重點產品開展試點,引導行業企業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生產者責任延伸管理體系。
二是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推動資源化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及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生產者責任延伸實踐中的應用。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數據庫,為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以模式創新為方向。積極探索直接回收、聯合回收、委托第三方回收等多種生產者責任延伸實施方式,鼓勵生產企業直接主導或與專業從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的企業或機構合作開展回收、處理與再利用,鼓勵行業組織參與運營,推動生產企業逆向物流體系建設。
四是以政策引導為保障。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注重運用產業政策、標準、基金、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發揮政策合力,推動建立以生產企業為市場配置資源主題的機制。
試點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用3年時間,樹立一批生產者責任延伸標桿企業,培育一批包括行業組織在內的第三方機構,扶持若干技術、檢測認證及信息服務等支撐機構,形成適合不同電器電子產品特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在總結試點單位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綜合管理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服務評價體系。
三、試點工作內容
按照問題導向原則,確定試點工作以生產者建立回收體系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同時以推動產品生態設計、綠色生產與再制造在生產者責任延伸領域的協同創新為提升要素。主要包括3項主要任務:
一是建立回收體系。
生產者自行依托銷售渠道、維修網點的逆向物流優勢建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其產品進行回收。鼓勵第三方機構聯合生產者建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分類回收體系,推動各類產品集中回收,提高回收效率。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在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中的應用,探索建立回收過程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信息管理系統及回收評價體系,推動回收過程標準化建設,提高規范化水平。
二是推動資源化利用。
推動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產物規?;?、規范化、高值化利用,研發應用能耗低、排放小、高性能的破碎分選工藝和設備,鼓勵廢玻璃資源化、廢塑料脫鹵改性、廢印刷線路板稀貴金屬提取、廢塑料高值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鼓勵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中可用零部件的再使用,建立再使用零部件質量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完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技術規范、質量標準以及評價方法。
三是開展協同創新。
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使用、回收、再制造和資源化利用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推動有害物質替代與減量化、可拆解設計、可再制造設計和綠色材料選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態設計支撐平臺/軟件、數據庫的開發。建立產品生態設計水平的評估指標體系和相關標準。強化精細化管理,完善綠色生產制度建設。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以及副產品的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開展攻關,對成熟適用技術推進產業化應用。提高行業再制造水平,建立完善電器電子產品及關鍵部件再制造質量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體系。
四、組織實施與管理
本次試點主要時間節點和工作流程如下:
(一)2015年7月30日前,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科技、財政、商務主管部門,組織本地區申報工作。企業自愿申報試點項目,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試點項目申請和實施方案。申報工作結束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將會同科技、財政、商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初評,對通過初評的申報單位,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進行公示,最終確定試點單位名單。
(二)試點單位要做好項目進程調控、階段總結等關鍵環節,做好人員和資源配置工作。及時研究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財政、商務、科技主管部門制定階段評估規范,對試點單位進行指導,每年進行一次評估檢查。沒有按計劃完成目標任務的試點單位,視情況取消其試點企業資格。
(三)試點結束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試點單位進行評價和驗收,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組織交流。并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會同科技、財政、商務主管部門等提出推動完善我國EPR制度可行的政策措施。
五、試點工作的主要亮點
一是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優秀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的積極性,對已經具有生產者責任延伸實踐基礎的企業進行試點,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編制申報材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引導其將生產者責任延伸規范化、體系化和目標化。以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者為試點主體,探索建立基于不同行業特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二是試點先行,分類指導。通過試點工作,積極推進電器電子行業生產者責任延伸的實施,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規范,確立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推廣先進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再制造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全新模式在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建設、再制造、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應用,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平臺,為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機制創新,政策支持。試點工作涉及工業和信息化、財政、商務、科技等多個部委,各相關部門將積極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形成協同推進合力,旨在從引導和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為試點項目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