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還擔任商務部經貿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并購重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中國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資格評審專家、中組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專家等。
巴曙松研究員還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
主要學習經歷
1987-1994年 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先后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1996-1999年 就讀于中央財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2001年7月-2003年6月 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5-6月 參加中組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的“小康社會領導者培訓項目”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專題研究班(多倫多大學)。
主要工作經歷
1994-1998年 在中國銀行總行體制改革辦公室、發展規劃部,擔任副處長;
1998-1999年 在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擔任副行長;
2000-2001年 擔任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高級經理;
2001-2002年 在中國銀行香港擔任助理總經理、授信管理處主管;
2002-2003年 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擔任副主任、主任;
2003年8月-至今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擔任副所長;
其中,2007年-2009年擔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
研究領域
金融市場監管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金融政策研究。
重要課題及重大項目
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大基礎研究領域“國際經濟金融結構”課題的負責人;
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研究;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對中國的影響研究;
4 國際銀行業監管規則調整及中國監管指標調整;
5 全覆蓋債券的國際經驗及中國的現實選擇。
代表性的研究報告
1 當前不宜盲目追求監管指標高于國際標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2 中國的大型銀行資本缺口測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3 大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的拓展及其影響測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4 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的挑戰與改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5 淡化存貸比監管指標約束的條件基本成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6 溫州民間借貸問題的現狀與金融改革的實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擇要;
7 2012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報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挑戰與路徑。
學術論文
1 轉型時期中國金融體制中的地方治理與銀行改革的互動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5期;
2 基于可加模型的外匯儲備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3 關于實際有效匯率計算方法的比較與評述——兼論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的構建,管理世界,2007年5期;
4 如何應對“大而不倒”問題?——基于軟預算約束理論的視角,國際經濟評論,2012年4期;
5 貨幣錨的選擇與退出:對最優貨幣規則的再考察,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1期;
6 主權CDS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