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_亚洲中文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熱門搜索:民主辦會  規范運作  改革  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堅持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 七論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添加時間:2016-04-01 】   來源:求是 分享: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共享發展”揭示了發展的價值取向,揭示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就告訴我們,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是因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思想。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基本要求和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使命。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抓建設、搞改革,就是為了建設公平公正的社會,讓人民真正享有發展成果,共同過上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共享水平顯著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較大、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等問題。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這方面問題解決好了,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國家發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偉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共享發展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自覺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堅持共享發展,必須準確把握共享發展的科學內涵。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闡述共享發展問題,概括起來,其內涵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從共享的覆蓋面說,叫作全民共享。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要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二是從共享的內容說,叫作全面共享。共享發展就要共享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建設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是從共享的實現途徑說,叫作共建共享。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民力,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四是從共享發展的推進進程說,叫作漸進共享。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發展必將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即使達到很高的水平也會有差別。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不能做超越階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說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就無所作為,而是要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我們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思考設計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銖施兩較、該花的錢也不花,也不好高騖遠、寅吃卯糧、口惠而實不至。上述4方面內容又是相互貫通的,我們要整體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把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各項工作中,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圍繞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建議》提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任務。這些任務和措施,既是關于共享發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們推動共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一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各行業各方面的勞動者、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干部創造發揮作用的舞臺和環境,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把“蛋糕”做大,為持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物質基礎。二是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漸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我們必須按照中央部署,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實現共享發展是一個大志向,落實共享發展是一門大學問。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已經頒布實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中,我們要通過共享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成為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把人民幸福深深鐫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上。
京ICP備14027375號-1    版權所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主辦